风林山阙处,茅舍两三家。
小驻加鹘队,重寻粟玉花。
疎烟横暖霭,碧溜漱晴沙。
野兴未渠尽,数峰明晚霞。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陪盱眙王使君东游四首》是宋代陈造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风林山阙处,
茅舍两三家。
小驻加鹘队,
重寻粟玉花。
疎烟横暖霭,
碧溜漱晴沙。
野兴未渠尽,
数峰明晚霞。
译文:
风林山区的山阙之间,
只有几家茅舍。
在小驿站停驻的加鹘队,
再次寻找着稻谷和玉花。
稀疏的炊烟横卧在温暖的霞光中,
碧绿的溪水洗涤着晴朗的沙滩。
野趣未尽,我数着山峰明亮的晚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山水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山区景象。诗人描述了山间茅舍的稀疏,小驿站停留的加鹘队,以及他重回此地,寻找稻谷和玉花的场景。诗中的炊烟和温暖的霞光交相辉映,溪水清澈碧绿。作者在这自然山水的环绕中,感受到了野趣的美好,并数着山峰上明亮的晚霞。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对野趣的追求。通过描绘茅舍、加鹘队和自然景物的细节,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山区世界。诗中的炊烟、霞光和溪水形象生动,给人以温暖和清新的感觉。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纯净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自然山水的美丽和宁静。诗人以自然景物为媒介,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野趣的追求,唤起读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这首诗在表达诗人情感的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宁静、舒适的感受,让人心旷神怡。
复箑秋新妒,暄窗冷早侵。病葵萱未悟,落果草偏深。老矣曾荣望,皈欤更嬾心。此冠弹与挂,若个不山林。
玉峰云剥逗斜明,花径泥乾得晚行。细细一风寒里暖,时时数点雨中晴。
春风春雨急仍颠,闻道远劳从事贤。软脚不应惟命酒,池塘生草要新篇。
来泛一杯千顷浪,去携只履万重云。自言传法传何法,故我思君亦恨君。
熙肃琨庭,载升金记。迺导迺陪,威侪济济。天步继临,孝诚行矣。声容也昭,中外悦喜。
剩欲寄书兼寄诗,病余殊觉不能支。西山南浦风前恨,皖水灊山天外思。四海旧知宁我识,百年深契舍公谁。自违门第秋重老,华发萧萧异别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