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嵚崎戒足趋,万竿绕迳自萧疏。
世间何事真堪羡,月壑云岩卧读书。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陪刘学录岩壑之游次韵》是陈宓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路嵚崎戒足趋,
万竿绕迳自萧疏。
世间何事真堪羡,
月壑云岩卧读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刘学录一同游览岩壑的情景。山路蜿蜒崎岖,使人不得不小心行走,而四周的竹竿纵横交错,形成一条幽静的小径。整个景象显得宁静而荒凉。
诗中作者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心态。他觉得世间的事情真的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呢?相比于纷繁的世事,他更喜欢在月壑和云岩的环绕之中,静静地躺下来读书。这种情感流露出一种对于自然与文学的热爱,以及追求心灵的宁静和寄托。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追求。通过描绘山路和竹竿的景象,诗人展示了一种与世隔绝的境地,以及对于自然环境的欣赏和享受。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诗书和学问的追求,他将自己的心灵寄托于月亮和云岩之间,通过阅读书籍来获得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安静、宁静和读书的向往。在繁忙和喧嚣的世界中,这首诗词呈现了一种超然的意境,寄托了人们对于心灵净土的追求。
山海两分歧,停舟偶此期。别来何限意,相见却无词。坐永神疑梦,愁多鬓欲丝。趋名易迟晚,此去莫经时。
六州斋榻釂分鹅,谁料延平最解歌。蒲孤崔姝白楼少,阖闾吴馆治容多。频烦画戟凝芗寝,辍选鸾篦插皂罗。勿俾台山洞天侣,眇无刘阮醉颜酡。
一自梁园失意回,无人知有掞天才。汉宫不锁陈皇后,谁肯量金买赋来。
涵秋古涧落珠旒,几欲相将作胜游。芒屩未穿心已懒,不如莫莫且休休。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积翠林塘十亩阴,雨中不觉变流音。江山万里登楼眼,宇宙千年隐几心。有客不来还日暮,掩书无语自春深。倚阑欲数排檐竹,故故飞花点袖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