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陪韩守刘村看牡丹》

洛阳旧谱隔芳园,姚魏寻香作返魂。
端为名花肯迂路,定知春色落深村。
日中半醉如含恨,雨后幽姿未忍言。
上怨分明有余地,野芹何独溯金门。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陪韩守刘村看牡丹》是宋代李石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韩守刘村一同观赏牡丹花的情景,表达了对美丽花朵的赞美以及对春天与生命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洛阳古园与芳圃隔,
追寻姚魏的香气归。
名花不会选择平常路,
春色定在深村里。

日中时分,我半醉含悲伤,
雨后幽姿未敢言。
怨恨明明有尽处,
野芹为何独往金门。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洛阳古园与芳圃的隔离,表达了作者与韩守刘村一同寻找姚魏香气的情景。其中,“姚魏”指的是古代著名的牡丹品种,这里象征着美丽的花朵。作者通过形容牡丹为“名花”,强调其不愿选择平凡的路径,而定居在深村之中。这种选择与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相呼应。

诗中还描绘了作者在日中时分半醉含恨的情景,展现了一种愁思与无奈。而在雨后,牡丹的幽美姿态仍未被作者言说,这种含蓄与深情的表达,增加了诗词的韵味。

最后两句“怨恨明明有尽处,野芹为何独往金门”,表达了作者的怨愤之情。这里的“金门”指的是洛阳的金门山,而“野芹”则泛指一种野生花卉。作者借用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对于命运的怨愤与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以及对春天与生命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命运的思索。同时,通过对情景的描绘,使诗词更加富有意境和情感。

  • 《桂》

    偶向花边立,悬知病已瘳。小山今夜月,团树满庭秋。清露沾丛底,斜河在上头。须臾香更好,还与碧云浮。

  • 《拟古宫词一百首》

    君王翌日宴长春,霖雨迷漫泞土尘。特令满宫来魇止,一时悬挂扫晴人。

  • 《杭州严從事》

    柳岸兰桡片席飞,秋风泽国季鹰归。幕中莲渚红衣脱,江外蒪羹紫线肥。十部须知從事贵,双鱼莫遣尺书稀。西陵正接家山路,试为因人问钓矶。

  • 《送子云五首》

    薄宦何堪远,兄今奉板舆。猫头供美笋,玉板荐嘉鱼。川陆徐行李,暄寒慎起居。会因回雁足,时一问何如。

  • 《题大梁临汴驿》

    近日侯门不重才,莫将文艺拟为媒。相逢若要如胶漆,不是红妆即拨灰。

  • 《过无可僧院》

    忆师眠复起,永夜思迢迢。月下门方掩,林中寺更遥。钟声空下界,池色在清宵。终拟修禅观,窗间卷欲烧。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