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上芦摇首,门前柳折腰。
千年已陈迹,四海又惊飚。
宿翳何当净,高风幸未遥。
柴桑那可见,身世且漂摇。
岳珂(一一八二~?),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属河南)人,侨居江州(今江西九江)。飞孙,霖子。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以荫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曾预开禧北征之役。因预知北征之弊,于战败后召爲朝官,歷司农寺主簿、光禄丞、太官令。嘉定十年(一二一七),由大农丞权知嘉兴府。十二年,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丞、淮南东路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并多次摄知镇江府。理宗绍定六年(一二三三),因元夕诗爲门人韩正伦文致告讦,获罪罢官。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起爲湖广总领。三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四年,復起爲淮南江浙荆湖八路制置茶盐使、兼知太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以言官劾横敛罢,居吴门。卒年六十余。珂好文学、喜书法,与刘过、辛弃疾等有交往。有《岳鄂王行实编年》二卷,《金佗粹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桯史》十五卷、《愧郯录》十五卷等传世。《玉楮集》八卷,系自编嘉熙二年至四年之诗,取《列子》刻玉爲楮三年而成之意。另《棠湖诗稿》一卷,收《宫词》百首。又有《宝真斋法书贊》二十八卷,其中保存有不少文献。事迹散见本人有关着作、并附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岳珂诗,《玉楮集》以明代珂十六世孙元声等收藏、周念祖等雠印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玉楮诗稿》(简称小集)、《宋诗抄·玉楮集抄》(简称诗抄);《棠湖诗稿》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拜经楼丛书》本(简称拜经楼本);《宝真斋法书贊》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丛书集成》排印本(简称聚珍版),辑录时删落部分过于接近骈文之作。合编爲十九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排湾遇风对岸即彭泽旧县二首》是宋代岳珂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彭泽旧县的怀旧之情和对变迁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岸上芦摇首,门前柳折腰。
千年已陈迹,四海又惊飚。
宿翳何当净,高风幸未遥。
柴桑那可见,身世且漂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对彭泽旧县的回忆和思考为主题,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节描绘了岸上芦苇摇曳,门前柳树低垂的景象。芦苇和柳树是常见的自然景物,它们的动态形象传递出岁月的流转和变化,暗示着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第二节提到千年已成过去,四海又起狂风。这里的千年指的是彭泽旧县的历史悠久,而四海狂风则象征着变幻莫测的世事和社会动荡。通过对宏大的历史背景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对变迁的感慨和对时代的忧虑。
第三节表达了作者对宿翳(指过去的阴影或污点)的期待,希望它能够消散。高风尚未远去,暗示着作者对未来的希望和向往。这里的高风可以理解为变革的力量或者新兴时代的到来。
最后一节提到了柴桑,柴桑是古代彭泽的别称。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身世漂摇表明作者对自身处境的不确定和动荡。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抒发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旧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思索和对社会变革的关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示了岳珂独特的审美和才华。
迺翁飞旐过前村,一妇随车一在门。何处人家有三柩,髑髅山下合销魂。
不将法律作春秋,安得河南数国囚。莫道汉家杂王霸,十分商鞅半分周。
义激中心不再思,宦途从此抱瑕疵。谁怜君子笃亲意,况是明王孝治时。靖节田园应久发,尚平婚嫁岂宜迟。一官尘土休回顾,海上群鸥旧有期。
渺渺茫茫远愈微,乘风日夜趁东归。半醒半困模糊处,一似醉中骑马飞。
拟结三间剩种梅,要令绕屋积琼瑰。与公酥酪元同味,投老时须共一杯。
细雨将春上晓枝,东风吹绿到涟漪。长沟绕槛多佳处,小迳穿花无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