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里乾坤不计春,非非是是任纷纷。
醒原醉白今何在,云外青山山外云。
《偶作》是明代徐仙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景物描写和哲理思考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和世界的深刻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静谧之处不计算春,不是不是便是纷纷。清醒之初,沉醉之白,今天何处可觅?云的彼岸,青山的外头。
诗词的诗意是以静谧的环境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种种琐事的漠视,以及对真实与虚幻、清醒与沉醉之间的辩证思考。作者通过借景抒发内心的追求,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首诗词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诗词以静谧的环境为开端,通过描述静谧之地不计算春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烦琐纷杂世事的冷漠态度。在这个环境中,作者通过反复使用的“非非是是”表达了对现实与虚幻、真实与虚幻的思考,以及对人事变化的淡然态度。
其次,诗词中出现的“清醒之初,沉醉之白”揭示了作者对人生的两种状态的思考。清醒与沉醉,被用来对比现实与理想、真实与幻象之间的对立。作者在思考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关系时,提出了“今天何处可觅?”的问题,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越。
最后,诗词以“云的彼岸,青山的外头”作为结束,将思考的焦点放在了远离尘嚣的山外云端。这种遥远与超脱的意象,象征着无限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将思绪引向高远之处,作者表达了对心灵自由和远离尘世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景物描写和哲理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超越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在描绘静谧环境和对清醒与沉醉的思考中,诗词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和追求。通过以云和山为象征,诗词最终引领读者进入一个遥远而清幽的境地,表达了对心灵自由和超越尘世的向往。
茅屋风光总入诗,今年何事燕归迟。繁花犹未竞春色,百舌最先啼晓枝。深导竹渠防雨涨,密扶花架恐风欹。人生三万六千日,莫负芳菲少壮时。
杀麑无戚容,活蚁有德色。不如未见蚁,生道犹不息。如如隔窗月,光不见微隙。不患无发时,却患发无益。一矜障万善,千悔无一得。要加持养功,跬步见天则。宇宙渺无穷,此道足充塞。
小策盘旋草舍东,东西拾穗走儿童。村家閒有秋收处,愁语酣歌自不同。
懒旷期陶谢,呼儿读晋书。葛巾倾泛潋,蜡屐上嵚岖。回向空门旧,揩磨意地初。未堪朝市隐,且欲去衡庐。
雩上鲜风拂袂过,讼庭谈树自婆娑。东家屋壁韦经绝,左氏门庭赋笔多。岫幌蟾蜍生夕露,墨池科斗动圆波。学诗梦草丰馀暇,万寿称觞醉弁俄。
学士风流异域传,几航云海使南天,不因名动五千里,岂见文高二百年。贡外别题求妙札,锦中翻样织新篇。淹留却恨鸳行旧,不得飞觞驻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