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欧阳公所蓄石屏》

石中枯木双扶疏,粲然脉理通肌肤。
剖开左右两相属,细看不见毫发殊。
老樗剥落但存骨,病松憔悴空留须。
丘陵迤逦山麓近,云烟澹ъ风雨余。
我惊造物巧如此,刻画琐细供人须。
公家此类尚非一,客至不识空嗟吁。
案头紫云抱明月,床上寒木翻饥乌。
赋形简易神自足,鄙弃笔墨嗟勤劬。
天工此意与人竞,杂出变怪惊群愚。
世间浅拙无与敌,比拟赖有公新书。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欧阳公所蓄石屏》是一首宋代苏辙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石中枯木双扶疏,
粲然脉理通肌肤。
剖开左右两相属,
细看不见毫发殊。
老樗剥落但存骨,
病松憔悴空留须。
丘陵迤逦山麓近,
云烟澹翳风雨余。
我惊造物巧如此,
刻画琐细供人须。
公家此类尚非一,
客至不识空嗟吁。
案头紫云抱明月,
床上寒木翻饥乌。
赋形简易神自足,
鄙弃笔墨嗟勤劬。
天工此意与人竞,
杂出变怪惊群愚。
世间浅拙无与敌,
比拟赖有公新书。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述一幅名为《欧阳公所蓄石屏》的艺术作品为主题。诗人苏辙赞叹这幅石屏的细腻之处,它刻画的是一棵干枯的树木,树干上的纹理通达肌肤,左右两侧切开后却看不到任何差异之处。树上的老樗已经脱落,只剩下骨架,松树因病憔悴,只留下几根树须。这幅石屏描绘的是群山连绵、云烟弥漫的景象,仿佛在风雨中余留。诗人感叹造物主的巧妙,能够刻画出如此细致的琐碎之物,供人细看。然而,这样的艺术作品并不只此一件,公家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珍品,客人来到这里都会感叹不已。案头上是紫云环绕明月,床上的木头被寒风吹动,饥饿的乌鸦扑食其中。这种艺术作品的形式简单却具备丰富的神韵,令人不禁怀疑辛勤努力下的笔墨的价值。天工的意图与人竞争,创造出各种变幻怪异的形态,令愚昧的群众感到惊讶。在世间浅薄愚昧的人们中,很难找到与这种艺术作品相媲美的存在,只能通过公家的新书来进行类比。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一幅艺术作品为中心,展示了苏辙对这幅石屏及其他艺术作品的赞叹之情。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对比和描绘,通过对树木、山水、天空等元素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欣赏和对造物主智慧的赞叹。诗中还暗含对世俗浅薄的批判,认为在愚昧的群众中,很难找到与这种艺术作品相媲美的存在。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隐含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苏辙对艺术的热爱和对世俗之表浅的不满。这首诗词在形式上简洁明快,语言流畅,用意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艺术作品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创造之美和艺术的讴歌,同时也暗示了对社会浅薄和庸俗的批判。诗词中的意象丰富,用词精确,给人以细腻、锐利的感受。

这首诗词赋予了石屏以生命和灵性,以一棵干枯的树木为主题,描绘出它的纹理、质感和形态,展示了艺术的力量和创造者的智慧。通过对细微之处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艺术的钦佩和对人类智慧的赞叹。诗词中的对比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传达出对世俗浅薄和庸俗观念的不满。诗人认为真正的艺术应该超越世俗的界限,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和赞赏。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辙对艺术追求的态度和理念,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观察和批判精神。在诗词的结尾,诗人用公家的新书作为比喻,暗示了在愚昧的世人中,很难找到真正具备艺术价值的作品。整首诗词通过对艺术和社会的对比,呈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对艺术的追求。

总之,这首诗词《欧阳公所蓄石屏》以细腻的描写和隐含的批判展现了苏辙对艺术的赞美和对社会浅薄的不满。通过对自然景物和艺术作品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创造之美和艺术的讴歌,同时也暗示了对世俗浅薄和庸俗观念的批判。这首诗词在语言上精炼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感悟。

  • 《喜无可上人游山回》

    一食复何如,寻山无定居。相逢新夏满,不见半年馀。听话龙潭雪,休传鸟道书。别来还似旧,白发日高梳。

  • 《破阵子》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歌长粉面红。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

  • 《宴桃源/如梦令》

    落日霞消一缕。素月棱棱微吐。何处夜归人,呕嗄几声柔橹。归去。归去。家在烟波深处。

  • 《点绛唇》

    一片南云,定知来做巫山雨。歌声才度。只向风中住。恼乱襄王,无限牵情处。长天暮。又还飞去。目断阳台路。

  • 《水口行舟》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 《四明山诗》

    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药有巴賨卖,枝多越鸟啼。夜清先月午,秋近少岚迷。若得山颜住,芝zC手自携。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