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偶成》

心里虚明象太空,乾坤日月总包笼。
从来个片闲田地,难定西同与北东。

作者介绍

曹彦约(一一五七~一二二九),字简甫,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歷建平尉、桂阳军录事参军、知乐平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知汉阳,嘉定元年(一二○八),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权知鄂州兼湖广总领,改提点刑狱,迁湖南转运判官。三年,除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五年,以事罢。八年,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十年,知隆兴府兼江南西路安抚。十五年,除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理宗绍定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二。有《昌谷类稿》六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昌谷集》二十二卷。事见《鹤山大全集》卷八七《宝章阁学士通议大夫致仕曹公墓志铭》。 曹彦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所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偶成》是宋代诗人曹彦约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心中虚幻明亮如太空,
天地、太阳和月亮都被包容。
自古以来,片片空闲的土地,
难以划定西方与东北。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世界宇宙的思考和感悟。诗人通过描绘心中的景象,将心理空灵、虚幻的感觉与宇宙的广袤、神秘相联系。诗人感叹心灵的广大无边,宇宙的包容无私,以及人类对于宇宙的理解和认知的局限性。

赏析:
1. 诗人运用了太空、乾坤、日月等宏大的意象,把人类内心的虚幻感与宇宙的壮丽景象相对应,表达了人与宇宙的关联和对宇宙的敬畏之情。
2. 诗中的“片闲田地”一词,描绘了尘世间寥寥无几的片刻宁静和闲适,也暗示了人们对于自由、放松的向往。然而,诗人又表达了对于宇宙辽阔无垠的感慨,以及难以准确划定方位的无奈。
3. 诗人通过表达个人心灵的虚明与宇宙的包容,思考了人类对于宇宙的理解和认知的局限性。人类心中的虚幻明亮与宇宙的广袤包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唤起了人们面对宇宙浩瀚无垠时的谦卑和敬畏之情。
4.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思想感悟,展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和对宇宙的深沉思索。

总体而言,《偶成》通过对虚幻明亮的心灵与宇宙的广袤包容的对比,表达了人类对于宇宙的敬畏、思考和对自身局限性的反思。这首诗词在形象描写和哲思意蕴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展示了宋代诗人的独特才情和思想深度。

  • 《老学庵自规》

    尧德被四表,其本在身修。江河水稽天,发源乃涓流。人忍於搏虱,习熟且解牛。象箸与玉杯,漆器实其由。斯须失兢畏,恶名溢九州。始乎为善士,终可蹈轲丘。孰置汝太山?孰挤汝污沟?降福孰汝私?得祸孰汝雠?圣狂在一念,祸福皆自求。易箦汝所知,垂死勿惰偷。

  • 《沁园春(寿徐知院)》

    南渡盛时,壬寅之秋,生此伟人。是皇家柱石,端平君子,吾儒宗主,意一先生。自起丹山,晋登紫府,天下欣然望太平。至夷狄,亦慕吾中国,司马声名。愿君为尧舜之君。举一世民皆尧舜民。羡当年三渐,直声已著,近来四蜀,先虑尤深。事验平凉,眷隆当宁,指日须还公秉钧。愿公寿

  • 《倚楼》

    独倚危楼一望长,恼人情处是斜阳。神州更在斜阳外,纵使无情也断肠。

  • 《半醉》

    水向东流竟不回,红颜白发递相催。壮心暗逐高歌尽,往事空因半醉来。云护雁霜笼澹月,雨连莺晓落残梅。西楼怅望芳菲节,处处斜阳草似苔。

  • 《祁山歌上制帅闻敌退清水县作》

    祁山之西当太白,战士弯弓抱明月。散烧烟火夜宿兵,遥见狼头一星灭。明朝探骑前来报,为言敌死秦川道。牌使前呼大队回,鹅车砲坐埋青草。黄河口,清水头,不声呜呼咽河不流。军中遗言更惨酪,灵夏名王亦屠戮。中间被掠边丁苦,牧放牛羊食禾黍。牛羊得食人转饥。日想南朝拜降去

  • 《江上别柳中庸》

    秦人江上见,握手便沾衣。近日相知少,往年亲故稀。远游何处去,旧业几时归。更向巴陵宿,堪闻雁北飞。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