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念奴娇(夜寒有感)》

据炉肃坐,听瓶笙、别有天然宫徵。
纸帐屏山浑不俗,写出江南烟水。
檠短灯青,灰闲香软,所欠惟梅矣。
风飞无定,数声时颤窗纸。
试问夜已何其,呼童起看,月上东墙未。
天外忽闻征雁过,还把音书来寄。
短简埋烟,轻蓑鸣雨,已办征船计。
放教归去,故乡江上鱼美。

作者介绍

赵长卿号仙源居士。江西南丰人。宋代著名词人。 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赵长卿的文学成就

  赵长卿词作甚多,远师南唐,近承晏、欧,模仿张先、柳永,颇得其精髓,能在艳冶中复具清幽之致,为柳派一大作家。词风婉约,“文词通俗,善抒情爱”,颇具特色,耐读性强,享誉南宋词坛。多为咏颂风物之作,也间有讥时诮世、况己喻人的篇章,均清新活泼,自然天成。 著有词集《惜香乐府》10卷。毛晋刻入《宋六十名家词》中。最早是由乡贡进士刘泽整理编集,并以春景、夏景、秋景、冬景及总词、贺生辰、补遗类编,厘为十卷。《四库全书总目》对其有评论。《全宋词》录有其词339首,为宋代词人现存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明代毛晋云:长卿的词“方之徽宗”,“响出云霄矣。”

赵长卿的生卒年考

  唐圭璋的《两宋词人时代先后考》把赵长卿排在北宋末期的词人中,生卒年均不可知。但在《惜香乐府》第三卷末尾有一段附录,记张孝祥死后临乩事。考张孝祥卒于南宋乾道五年(1169),那时赵长卿还在世作词,可知他是南宋初期人。有学者对赵长卿所处的具体时代进行了基本的考证,得出他的生活年代大约在北宋末南宋初,即徽宗(1101-1125)、钦宗(1126-1127)朝,南宋高宗(1127-1162)及孝宗(1162-1189)朝前半期,周邦彦、李清照同期稍后,辛弃疾之前。

作品评述

《念奴娇(夜寒有感)》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赵长卿。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念奴娇(夜寒有感)》

据炉肃坐,听瓶笙、别有天然宫徵。
纸帐屏山浑不俗,写出江南烟水。
檠短灯青,灰闲香软,所欠惟梅矣。
风飞无定,数声时颤窗纸。
试问夜已何其,呼童起看,月上东墙未。
天外忽闻征雁过,还把音书来寄。
短简埋烟,轻蓑鸣雨,已办征船计。
放教归去,故乡江上鱼美。

译文:
我静静地坐在火炉旁,聆听着瓶笙的声音,别有一种天然的宫徵调。纸帐屏风勾勒出江南的烟水风景,十分出色。酒杯短小,灯光微弱,灰烬飘散,香气袅绕,我唯独缺少梅花的陪伴。风在飞舞,没有固定的方向,时而颤动着窗纸发出几声微弱的声音。请问,夜已经过去了多久?我唤醒仆人,让他起来看看,东墙上的月亮是否已经升起。突然从天外传来雁鸣声,带来了音信和书信。短短的信件埋在烟中,轻轻的蓑衣鸣着雨声,已经准备好了征船的计划。我要放下教书的工作,回到故乡,看看江上的鱼儿是多么美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夜晚的冷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思乡和情感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静坐在火炉旁,聆听瓶笙声,勾勒出了江南的烟雨风景。纸帐屏风的描绘既凸显了江南的自然美景,又展示了诗人的文人气质。诗中的梅花象征了忠贞不渝的情感,诗人表示自己渴望得到梅花的陪伴,进一步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窗纸颤动和夜已过去的问题,表现了诗人对时间的迷惑和焦虑。然而,雁鸣声的突然出现带来了音信和书信,给诗人带来了一丝喜悦和安慰,也表明了对亲人的思念能够通过书信传递。最后,诗人决心放下教书的工作,回到故乡去,观赏故乡江上的美景,寻找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故乡的眷恋,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情的无尽思念。诗词流畅优美,意境深远,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的赞美。它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情怀的特点,以及对家国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整首诗词给人以温暖、宁静和怀旧之感,让人回味无穷。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