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拟李义山柳枝词五首》

莫解丁香结,从教长苦辛。
郤因千种恨,别作一家春。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陈师道所作的《拟李义山柳枝词五首》之一。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不要解开丁香的花蕾,
就让它长久地苦苦等待。
因为有太多的痛苦和悔恨,
才能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春天。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沉而忧伤的情感。作者通过比喻丁香花蕾的未开放,将人的内心情感与自然景物相联系。诗中的丁香花蕾象征着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情,作者希望将这种感情保留下来,不轻易展露出来。他认为,只有经历过种种痛苦和悔恨,才能创作出真正独特的春天,也象征着真挚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创作的思考。通过使用丁香花蕾的形象,诗人寄寓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他不愿将自己的感情轻易展露,而是希望将其埋藏在内心深处,像丁香花蕾一样等待时机的成熟。诗人认为,只有经历过痛苦和悔恨,才能创作出独特的作品,这种独特的春天象征着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体验。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情感和创作的思考,以及对真挚情感的珍视。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个人内心的情感与外在世界相结合,表达了对情感的深刻理解和对创作的独特见解。这种思考和情感的交融,使这首诗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意蕴,也让读者在品味中感受到情感的真实和深刻。

  • 《灯》

    雨向莎阶滴未休,冷光孤恨两悠悠。船中闻雁洞庭宿,床下有蛩长信秋。背照翠帘新洒别,不挑红烬正含愁。萧骚寒竹南窗静,一局闲棋为尔留。

  • 《送冷朝阳还上元》

    青丝dh引木兰船,名遂身归拜庆年。落日澄江乌榜外,秋风疏柳白门前。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别后依依寒食里,共君携手在东田。

  • 《大黄花》

    大芋高荷半亩阴,玉英危缀碧瑶簪。谁知一叶莲花面,中有将军剑戟心。

  • 《九日龙山饮》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 《九月十三日饮湖上》

    闭门十日厌尘埃,才见湖光眼便开。最爱平堤杨柳外,几舟撑去几撑来。

  • 《归燕》

    画堂歌舞喧喧地,社去社来人不看。长是江楼使君伴,黄昏犹待倚阑干。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