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世中人,开口便讲理。
将理与人争,还是不明理。
多争理在伊,少争理在你。
争人所不争,不争之争矣。
这首诗词是明代诗人石沆创作的《拟寒山我见世中人二首》。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拟寒山我见世中人二首》
我见世中人,
开口便讲理。
将理与人争,
还是不明理。
多争理在伊,
少争理在你。
争人所不争,
不争之争矣。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世间人们争论和争执的思考。在诗中,作者借用自然景物“寒山”作为自我称谓,通过寒山的视角来观察人们的行为。
作者首先指出,世间的人们一开口就讲理,表明他们在争辩时常常以理性和理论为依据。然而,无论他们如何争论,有些人仍然无法理解或明白其中的道理。
接着,作者以寒山与你的对话形式,探讨了争论的本质。他说多数人争论是为了争夺理论的正确性,而少数人则在争论中更多地关注与人情和人性的相处。这里的“伊”指的是作者自己,而“你”则代表与寒山对话的对象。
最后,作者指出真正有智慧的人并不会与他人争论那些人们普遍不关注的事情,他们选择不争论而达到了一种超越争论的境界。这种不争论之中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辩证思考,是超越表面争执的一种智慧。
这首诗词通过对争论的观察和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人性和智慧的思考。他认为过度争辩只会使人们迷失于表面的辩论中,真正的智慧在于超越争论,关注内在的人情和人性。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这一主题,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读了碑文读祭诗,冷看遗像立多时。郎当岭上生云处,山鸟山花忆老师。
歙州江见底,录事亦如之。休吏早封印,访僧閒著棋。旧鞍羸马出,矮屋破帘垂。行处与住处,官清人不知。
怪底微禽似有知,区区舌吻竟奚为。欲将终日能鸣巧,深为当时远害思。布谷尚应勤播种,春畦何事较公私。谁如独占催科考,无复阳城恨拙迟。
兰茁梅枝两竝奇,高标真不负深知。风轻雨细春寒夜,正是清香发越时。
两眉轩然,意像无寄。而服如此,又不离世。鉴中壁上,处处皆是。简斋虽传,文殊无二。
怪若奇峰巧若何,衣冠到此苦无多。自惭登览非能赋,敢觊雕镌尚不磨。古寺残僧犹记忆,岚烟嶂雨几嘘呵。旧题莫辨苍苔迹,多谢梅仙为剪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