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底吹烟香自薰,镜前含笑意生春。
经年不道君恩薄,郤是恩深更误人。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拟汉宫词三首》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帐底吹烟香自薰,
镜前含笑意生春。
经年不道君恩薄,
郤是恩深更误人。
诗意:
这首诗词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一位宫廷女子的内心情感。她坐在帐篷下,被烟香所环绕,内心充满了欢愉与满足。她站在镜子前,含笑而望,表情中透露出春天的气息。然而,她深感自己得到的君主的恩宠已经经过多年,却从未表达过对君主的感激之情。她意识到这种恩宠的浅薄,而这种深厚的恩情却错误地使她误入了情感的困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宫廷女子的心境描绘,展示了她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情感。首句“帐底吹烟香自薰”形象地表现了女子被烟香所环绕的情景,给人以温馨舒适的感觉。接着,“镜前含笑意生春”揭示了女子内心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在第三句“经年不道君恩薄”,诗人突显了女子对君主的恩宠的深厚感受,并暗示她长期以来没有表达对君主的感激之情。最后一句“郤是恩深更误人”则表达了女子对自己情感困境的痛惜和无奈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女子的内心情感,诗人通过描绘细腻的场景和情感的转折,将读者带入了女子情感的世界。诗词通过对女子的描写,反映了宫廷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困境和内心的纠结与痛苦。同时,诗词也传达了一种对人情世故和情感困境的深刻思考,引发读者对人性和情感的思考和共鸣。
残编百读过,年去放萤飞。好带随身火,休争秉烛辉。夜凉辞竹庋,风逆返书帏。未是明经日,何人拾汝归。
上国相逢尘满襟,倾杯一话昔年心。荒台共望秋山立,古寺多同雪夜吟。风度重城宫漏尽,月明高柳禁烟深。终期白日青云路,休感鬓毛霜雪侵。
庭虚任雀喧,院静无人到。回首十年非,赖得知几早。心随香篆销,意与梅花好。万事转头空,一笑吾身老。
闲上江楼初雨过。满袖清风,微散谁知我。莲脸佳人颜未破。沙洲两两鸳鸯卧。时有渔歌相应和。叠秀危横,黛拨山千朵。一片凄凉无计那。离愁还有些些个。
重入都门又许时,旧巢新燕欲何之。清风忽送苕溪便,满纸云烟七字诗。
行尽江东又复西,连天汀草淡烟迷。回头怅望家何处,云外青山一抹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