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斋悄无人,绛烛夜吐芒。
羽虫忽飞来,投火欲自戕。
知为明所误,曷不务韬光?子封愿封留,淮阴喻弓藏。
法戒既昭然,昧者何茫茫?高山有白石,行当煮为粮。
《拟古二首》是明代诗人郑梴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孤斋悄无人,绛烛夜吐芒。
In the solitary study, there is no one around,
A crimson candle at night emits sparks.
羽虫忽飞来,投火欲自戕。
A feathered insect suddenly flies in,
Desiring to throw itself into the flame.
知为明所误,曷不务韬光?
Knowing it is a misconception of the Ming Dynasty,
Why not focus on concealing one's brilliance?
子封愿封留,淮阴喻弓藏。
Zifeng wishes to be sealed and remain,
Huaiyin is like a hidden bow.
法戒既昭然,昧者何茫茫?
The warnings of the laws are clearly evident,
Why are the ignorant ones so lost?
高山有白石,行当煮为粮。
The high mountains have white stones,
Suitable for cooking as food.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古代的题材和意象表达了一种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忧虑。
诗的开头描述了一个孤独的斋房,空无一人,只有一盏绛色的烛光在夜晚闪烁。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寂寞和冷清的感觉。
接着,诗人描述了一只羽虫突然飞来,企图投身于火焰之中自我毁灭。这里可以将羽虫视为个体,火焰则象征着具有破坏力的现世诱惑和困扰。诗人通过羽虫的形象表达了自身的困惑和纠结,暗示人在纷繁世事中,常常因为追求虚名和世俗的财富而误入歧途。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明朝政权的不满。明指明朝,明所误指明朝政权的误导和影响。诗人认为一些人受到明朝的误导,忽视了隐藏自己才能的重要性,暗示了对权谋和权力的反思。
接着,诗中提到了子封和淮阴。子封和淮阴都是个人的名字,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或其他人物。子封愿意封留,表示希望保持原状,不受外界干扰和诱惑;而淮阴则被喻为藏起的弓,暗指隐藏自己的才能和力量。
最后两句以高山和白石为意象,描述了一种转变的可能性。将高山上的白石煮熟作为粮食,可以理解为通过淬炼和磨砺,将困境和挫折转化为力量和智慧。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克服困难、改变命运的思考和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孤斋、羽虫、明朝、子封和淮阴等形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和个人命运的疑虑和思索,同时提出了在纷繁世事中保持本真、隐藏才能的反思。诗词中的意象和隐喻给予了读者思考和联想的空间,展现了明代诗人的深邃思维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金榜岧峣云里开,玉箫参差天际回。莫惊侧弁还归路,只为平阳歌舞催。
道同乎天,人伦之至。有乡无穷,其兴万世。既洁斯牲,粢明本旨。不懈以忱,神之来暨。
今时自与古时别,酒兴何如诗兴赊。风引白云归坐榻,雨蒸花气入窗纱。谩言海上神仙宅,不抵江南处士家。有客相过勿多论,老夫迂阔是生涯。
西风吹叶满庭寒,蘗子无言鼻自酸。心在九泉灯在壁,一襟清血泪栏杆。
东郊欲寻春,未见莺花迹。春风在流水,凫雁先拍拍。孤帆信溶漾,弄此半篙碧。舣舟桓山下,长啸理轻策。弹琴石室中,幽响清磔磔。吊彼泉下人,野火失枯腊。悟此人间世,何者为真宅。暮回百步洪,散坐洪上石。愧我非王襄,子渊肯见客。临流吹洞箫,水月照连璧。(谓王氏兄弟也。
猗欤皇祖,下民攸归。膺帝之命,龙翔太微。武车雷动,天地清夷。峨峨奉璋,万世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