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夏登坛内殿师,水为心地玉为仪。
正传金粟如来偈,何用钱唐太守诗。
苦海出来应有路,灵山别后可无期。
他生莫忘今朝会,虚白亭中法乐时。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这首诗词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题目是《内道场永讙上人就郡见访善说维摩经临别请诗因以此赠》。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五夏登坛内殿师,
水为心地玉为仪。
正传金粟如来偈,
何用钱唐太守诗。
苦海出来应有路,
灵山别后可无期。
他生莫忘今朝会,
虚白亭中法乐时。
诗意:
这首诗词是白居易送给内道场的永讙上人的别离之作。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佛教修行的思考和对别离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词以五言古体诗的形式表达了白居易对佛教修行和别离的思考和感慨。
首节表现了诗人在五夏登坛内殿拜见上人的场景。"五夏"指五个夏天,表示了诗人与上人的长久交往。"水为心地玉为仪"表达了内心清净如水,行为举止端庄如玉的修行之意。
第二节提到了金粟如来的经文和钱唐太守的诗作。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佛教经典的重要性,认为金粟如来的偈语才是真正有益的,而世俗的文学创作相对而言不那么重要。
第三节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的信心,认为苦海出来总会有路可寻,说明只要努力修行,就能摆脱苦难。而灵山别后可无期,则强调了离别的无奈和不确定性。
最后一节是送别之际的感慨,诗人提醒上人别忘了今天的相聚,同时描述了虚白亭中的法乐时光,表达了对修行的愉悦和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教修行和别离的思考,展现了白居易对内道场的敬重和对修行道路的关注。
{上竹下弥}百丈几牵掣断,铁三脚已撼摇浮。阳侯戏剧何须尔,身世从来等一沤。
一老遂开九秩,诸贤多入八哀。扶起风前玉树,吸空月下金罍。
不知列岫何年有,应费神功妙剸裁。怪怪奇奇人莫问,娲皇曾把补天来。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发雪毵毵,心老憨憨。指南话北,破二作三。守宗风之符节,握佛祖之鎚钳。陶形铸器模楷妙,迸火流金炉鞴炎。光明不断,灯灯夜龛。
懽犹程孔交,来匪张范约。岂但授馆粲,雅与同丘壑。我圃三径荒,几年负杯酌。秋叶与春花,今幸复还昨。园丁报新阳,早梅红破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