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并细腰身。
时样宫妆一样新。
曲项胡琴鱼尾拨,离人。
入寒弦声水上闻。
天碧染衣巾。
血色轻罗碎摺裙。
百卉已随霜女妒,东君。
暗折双花借小春。
张先(九九○~一○七八),字子野,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齐东野语》卷一五)。官宿州掾(《能改斋漫录》卷一七),知吴江县(《中吴纪闻》卷三),嘉禾判官(《宛陵集》卷九《送佥判张秘丞赴秀州》)。晏殊知永兴军,辟爲通判(《画墁录》)。歷知渝州、虢州(《宛陵集》卷二一、三九),以都官郎中致仕。张先以词着,与柳永齐名,苏轼以爲“诗笔老妙,歌词乃其余技”。《嘉泰吴兴志》谓有文集一百卷,惟乐府行于世。史籍无传,其事迹详见夏承焘《张子野年谱》(载《唐宋词人年谱》)所考。 张先诗,以南宋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张都官集》一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中之《安陆集》,并参校《苕溪渔隐丛话》(简称丛话)、《至元嘉禾志》(简称嘉禾志)等。另从《安陆集》、《永乐大典》、《能改斋漫录》等书中录诗十九首。
《南乡子(送客过余溪,听天隐二玉鼓胡琴·般涉调)》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先。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相并细腰身。
时样宫妆一样新。
曲项胡琴鱼尾拨,离人。
入寒弦声水上闻。
天碧染衣巾。
血色轻罗碎摺裙。
百卉已随霜女妒,东君。
暗折双花借小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诗人在送别客人后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腰、宫妆、胡琴等意象,展示了离别时的凄凉和思念之情。诗人借助音乐的声音和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内心的无尽思念。诗人深情地描绘了离别时的细节,将自然景物和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示了离别的深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赏析:
这首诗运用了典型的宋词写景、抒情的手法,通过细腰、宫妆、胡琴等形象描绘,展示了离别时的凄凉和思念之情。诗中的"相并细腰身"一句,以娇美的细腰来形容女子的容貌,给人一种婀娜多姿的感觉。"时样宫妆一样新"表达了女子的容颜如同宫廷美人一般娇美动人。"曲项胡琴鱼尾拨,离人"描绘了胡琴的美妙音乐声和离别时的凄凉情感。"入寒弦声水上闻"通过寒冷的琴声在水面上回荡,增加了诗情的凄凉和离别的悲伤。"天碧染衣巾"、"血色轻罗碎摺裙"运用了色彩的描绘,增添了诗意的丰富度。"百卉已随霜女妒,东君"中的"霜女妒"暗示了秋天的到来,揭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最后一句"暗折双花借小春"以折花借春的手法,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总之,这首诗描绘了离别时的凄凉和思念之情,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音乐元素,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离别的深情思念。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手法,展示了宋代词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婉约的诗意。
瓶枕绕腰垂,出门何所之。毳衣沾雨重,棕笠看山欹。夜观入枯树,野眠逢断碑。邻房母泪下,相课别离词。
睡起中庭月未蹉。繁香随影上轻罗。多情肯放一春过。比似雪时犹带韵,不如梅处却缘多。酒边枕畔奈愁何。
镂苍玉兮,盛德载扬。铸南金兮,作镇椒房。虔受赐兮,有烨有光。宜室家兮,朱芾斯皇。
月夜湖歌歌正长,船来船去水茫茫。上塘歌了下塘唱,更唱吴王与越王。
道胜物能齐,累轻身易退。苟安一丘上,何必三山外。云霞长若绮,松石常如黛。徒有昔王过,竟遗青史载。诗因野寺咏,酒向山椒酹。异时逢尔知,兹辰驻余旆。
常武徂征,诗人所称。总干山立,厥象伊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