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南郊大礼庆成诗五首·右荐享于太庙》

天命有宋,系轩纂唐。
祖武宗文,积厚流光。
奕奕清庙,八祏同堂。
五祀备飨,百顺储祥。
皇帝孝思,明发不忘。
躬执圭瓒,再荐嘉觞。
公卿陟降,鼎俎芬芳。
广乐九变,群神迪尝。
昭我先烈,缉熙万方。
永思继述,成不敢康。
始朝于庙,诗歌嗣王。
烈圣在天,保佑我皇。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作品评述

《南郊大礼庆成诗五首·右荐享于太庙》是苏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赞颂了宋朝天子在南郊大典庆祝中的庄严肃穆氛围,表达了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当今皇帝的忠诚。

诗词通过描绘南郊大典的盛况,展示了天命传承自唐朝,宋祖文武明德光耀。庙堂肃穆,神明同座,五祀丰盛,百姓皆得祥瑞。皇帝孝思,明智而不忘本。皇帝亲自执掌祭器,再次向先祖表达敬意。文武百官降服参与,祭品香气四溢。乐舞盛大,神灵倾听。这些庄严的场面使人们回想起先烈的功勋,感受到繁荣的氛围。诗人表示对这一盛典永远怀念和传承,同时表达了对皇帝的祈福和保佑。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婉约的语言展现了南郊大典的庄严和盛况,体现了对祖先的敬仰和对皇帝的忠诚。它以诗歌的形式讴歌了皇族的丰功伟业,表达了对社会安宁和繁荣的追求。整首诗词运用了华丽的修辞技巧,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盛典的庄重气氛,并引发对历史和传统的思考。

这首诗词以其华美的词句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苏颂的才华和对朝廷的忠诚。它不仅是对南郊大典的歌颂,更是对宋朝繁荣和皇族的祝福。通过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体验到当时社会的庄严和美好。

  • 《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

    物养有得失,瘠地江河隈。亭槛但小草,山林自奇材。我有八极兴,聊堪一席开。长啸本造适,悲风为谁来。

  • 《病中客散复言怀》

    华发离披卧满头,暗虫衰草入乡愁。枕前人去空庭暮,又见芭蕉白露秋。

  • 《隐居》

    隐居那用名,名没隐方成。交绝身常定,心安病不生。山肴珍白蕈,野饭美青精。回视人间世,何如戏一棚。

  • 《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 《东谿待苏户曹不至》

    洛阳城东伊水西,千花万竹使人迷。台上柳枝临岸低,门前荷叶与桥齐。日暮待君君不见,长风吹雨过青谿.

  • 《赠严四草屦》

    轻微菅蒯将何用,容足偷安事颇同。日入信陵宾馆静,赠君闲步月明中。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