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魄分馀晕,檀香破紫心。
高鬟松绾鬓云侵。
又被兰膏香染、色沈沈。
指印纤纤粉,钗横隐隐金。
更阑云雨凤帷深。
长是枕前不见、殢人寻。
张元干(一○九一~一一六一),字仲宗,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永福(今福建永泰)人。早岁随父宦游,尝从徐俯学诗。徽宗政和间以上舍释褐。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爲陈留县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应东京留守兼亲征行营使李纲辟,旋与纲同日遭贬。金兵陷汴,避难吴越间。高宗建炎中起爲将作监,抚谕使,随高宗避兵明州,因事得罪,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以右朝奉郎致仕。十二年,胡铨上书乞斩秦桧,贬新州编管,元干在福州作《贺新郎》词壮其行。二十一年,坐作词事追赴临安大理寺,削籍除名。三十一年卒,年七十一。元干爲宋代着名爱国词人,词风豪壮,其子靖裒刻爲《芦川居士词》二卷传世。又有《芦川归来集》十五卷、附录一卷,已残。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增辑爲《芦川归来集》十卷。事见今人曹济平《张元干年谱简编》、王兆鹏《张元干年谱》。 张元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芦川归来集》爲底本,校以清抄残本(存六卷,其卷六、七爲诗,简称残本,藏北京图书馆),酌校一九七八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简称排印本)。新辑集外诗附编卷末。
《南歌子·桂魄分馀晕》是宋代张元干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桂魄分馀晕,
桂树上的月光余晖分散,
檀香破紫心。
檀香木燃烧时,紫色的心部分散开。
高鬟松绾鬓云侵。
高鬟的发髻被松针编成,头发仿佛云朵掩映。
又被兰膏香染、色沈沈。
又涂上了兰膏的香气,色彩深沉。
指印纤纤粉,
指尖留下细细的粉末印记,
钗横隐隐金。
头钗隐隐约约闪现出金光。
更阑云雨凤帷深。
更深处的阑珊处,云雨凤帷更加浓密。
长是枕前不见、殢人寻。
长久以来枕前的人不再出现,只剩下追寻的我。
这首诗词以精美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含蓄婉约的景象。作者以桂魄、檀香、高鬟、兰膏等形象来表达诗人心中的情感和思绪。桂魄分散的余晖、檀香破碎的紫心、高鬟隐约的云朵,都展示了作者对美的细腻感受和情感的复杂性。
诗中的意象构建了一种幽静、温馨的氛围。作者用精巧的笔触描绘了细节,如指印纤纤粉、钗横隐隐金,使整个诗词更加生动。同时,通过枕前的人长久不见,殢人寻的落寞情感,诗人表达了对爱人离去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运用了典型的宋代婉约风格,注重意象的细腻和情感的抒发。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微妙描写,诗人传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整首诗词给人以静谧、温情的感受,引发读者对人世离合、爱情的思考。
幽明位异,施报理同。克恭明神,降福乃岂。我膺受之,来燕来崇。岂伊声乡,于彼三农。
贤才思述作,崖石尚磨砻。元才词华丽,颜公笔迹雄。
燕山一片月,夜照白莲花。千里万里同为客,三人五人齐忆家。与君俱是悠悠者,意气相逢不相下。平原侠士能斗鸡,邯郸才人堪换马。明星落木乱纷纷,同向山中卧白云。秋风乍起黄花塞,明月初生青草坟。齐门弹瑟相知少,汉庭执戟郎官小。渐离筑傍流水立,干将剑上青虹绕。才子风流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从来佛法无多子,底用芒鞋半九州。赢得诸人诗满袖,草深一丈法堂秋。
花上雪。信手捻来成。屑不就琼英。昨朝已见诗成卷,今朝又试曲成声。更催催,莫不做,水仙兄。终须待、晴时携斗酒。更须待、老夫吟数首。休更叠,□娉婷。已无翠鸟传花信,又无羯鼓与花听。更催催,迟数日,是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