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人参同契,禅依不二门。
静看斜日隙中尘。
始觉人间何处、不纷纷。
病笑春先老,闲怜懒是真。
百般啼鸟苦撩人。
除却提壶此外、不堪闻。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南歌子(独坐蔗庵)》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玄人参同契,
禅依不二门。
静看斜日隙中尘。
始觉人间何处、不纷纷。
病笑春先老,
闲怜懒是真。
百般啼鸟苦撩人。
除却提壶此外、不堪闻。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辛弃疾对于人世间纷纷扰扰的烦恼和对禅宗思想的追求。他在僻静的蔗庵独自坐着,与禅宗玄人心灵相通,顺应禅宗的不二之门。他静静地观察着斜阳照射进来的尘埃,感悟到人世间的纷扰之处实在太多。他笑着说自己的病苦使他年轻的春天提前过去,而懒散则是他真实的本性。他抱怨各种各样的鸟儿的啼鸣扰乱人心。除了握提壶饮酒这个行为,其他的琐事都不值得一提,也不堪一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辛弃疾对纷扰世俗的厌倦和禅宗的追求。他选择独自坐在僻静的蔗庵中,与玄人心灵相通,追求内心的宁静。他观察斜阳照射下的尘埃,意味着他对于世间的种种纷纷扰扰的认知。他笑着说自己的病苦使他提前老去,而懒散则是他真实的本性,这里体现了他对于时光的无奈和对自我本性的坦然。他抱怨鸟儿的啼鸣扰乱人心,这可以理解为他对于外界杂音的厌恶。最后他说除了提壶饮酒这个行为,其他琐事都不堪一提,这反映了他对于世俗琐事的淡漠态度。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辛弃疾内心的矛盾和对于禅宗思想的追求。他希望通过禅宗的境界来摆脱世间的烦恼,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我解放。这首诗词展示了辛弃疾深邃的思想和对于人生的独特见解,具有一定的禅意和哲理性。
庭松永昼啭春禽,天气初晴又半阴。惆怅此生多病恼,正看行乐独伤心。
东山残雨挂斜晖,野客巢由指翠微。别酒稍酣乘兴去,知君不羡白云归。
岁晏梁园密雪飞,出关犹忆弃繻时。属鞬正是從军乐,插羽那忧草檄迟。陪宴初筵挥玉柄,從游别墅聘金羁。祇因偏啖牛心炙,自此声名汉殿知。
菊谢东篱。问梅开未,先问南枝。两蕊三花,松边傍石,竹外临溪。尊前暗忆年时。算笛里、关情是伊。何逊风流,林逋标致,一二联诗。
主家宴新客,内屋深罗帷。贵戚金与史,长者陶与猗。美人间中坐,玉质缕金衣。歌声上碧落,不放青云飞。杯行白莲掌,酒饮黄桐脂。门下有书客,弹铗歌朝饥。
芙蓉峰下是乡邦,未许归帆溯浙江。天下文章宁有几,斗南人物恐无双。心期久与三乘契,笔力真能九鼎扛。投老著书浑不倦,颇闻中夜坐灯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