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栖身懒动,邃庭悄、日偏长。
甚不隐山林,不喧车马,不断生香。
澄心淡然止水,笑东风、引得落花忙。
慵对鱼翻暗藻,闲留莺管垂杨。
徜徉。
净几明窗。
穿窈窕、染芬芳。
看白鹤无声,苍云息影,物外行藏。
桃源去尘更远,问当年、何事识渔郎。
争似重门昼掩,自看生意池塘。
张炎(一二四八~一三二○),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成纪,居临安(今属浙江)。俊裔孙。宋亡不仕,纵游浙东西以终,元仁宗延祐七年卒。平生工长短句,以春水词得名,因称张春水。有《山中白云词》。事见《山中白云词》卷首、冯沅君《张玉田先生年谱》(《双玉丛书》)。
《木兰花慢(为静春赋)》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炎。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幽栖身懒动,邃庭悄、日偏长。
甚不隐山林,不喧车马,不断生香。
澄心淡然止水,笑东风、引得落花忙。
慵对鱼翻暗藻,闲留莺管垂杨。
徜徉。净几明窗。穿窈窕、染芬芳。
看白鹤无声,苍云息影,物外行藏。
桃源去尘更远,问当年、何事识渔郎。
争似重门昼掩,自看生意池塘。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幽居深山中的人,悠闲自在地度过日子。他的住处宁静恬淡,时间似乎变得慢长。他不需要隐藏在山林中,也不受车马喧嚣的干扰,却能够散发出自然而然的芬芳气息。他的心境如同止水一般清澈宁静,笑着迎接春风,吸引着飞落的花瓣。他懒散地对着水中翻动的鱼儿,闲情地留恋于莺鸟的歌声和垂柳的姿态。他徜徉其中,凭借明亮的窗户欣赏着窈窕的景色,染上了芬芳的气息。他看着白鹤无声飞过,苍云悄然消散,感受到了一种脱离尘世的宁静与安逸。桃源似乎远离尘嚣,他问起过去,想知道渔郎的故事。与那些忙碌的世俗之门相比,他更愿意自己看守着生意盎然的池塘。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幽静的自然景物和安逸的心境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宁静、自然和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作者通过对花、风、水、鸟等元素的运用,表达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境。诗中的主人公拥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他不受世俗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他欣赏自然的美,享受与自然相融的快乐。整首诗以轻柔的笔触和舒缓的节奏展现了一种宁静、恬淡的生活状态,仿佛让人置身于一幅宁静的山水画中。
这首诗词以充满意境的描写方式,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脱尘世的理想。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追求内心的宁静、远离喧嚣的情感。这种追求内心安宁与超然境界的主题在宋代文学中很常见,也是文人士人向往的一种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宁静、自然和闲适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心境的表达,诗中传递出一种追求内心安宁和超脱尘世的情感。它以柔和的笔触和舒缓的节奏呈现了一幅宁静、恬淡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这首诗词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内心世界,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秋千散后朦胧月,满院人闲。几处雕阑。一夜风吹杏粉残。昭阳殿里春衣就,金缕初干。莫信朝寒。明日花前试舞看。
驿卒征夫旦复休,鸾舆未必竟南游。见说江淮民力困,行宫风雨使人愁。
其间绝品非不佳,张禹纵贤非鱼鲠。
旧说西湖比西子,君言西湖似贤士。于嗟契阔十五年,一日相逢只如此。南山北山两高峰,春波滟滟摩青铜。未能荡桨穷胜处,倚栏一望开心胸。老我挂冠隐田里,岂知再见烟连水。小须夏日醉满荷,脱屣东归甘已矣。
日午空斋带睡痕,水蔬山药荐盘飧。林乌信我无机事,长到而今下石盆。
日高裹饭看何山,山缺东南水绕关。松桧不摇风自度,读书声在白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