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木兰花令》

元宵似是欢游好。
何况公庭民讼少。
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
平原不似高阳傲。
促席雍容陪语笑。
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拚醉倒。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作品评述

《木兰花令》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元宵似是欢游好。
何况公庭民讼少。
万家游赏上春台,
十里神仙迷海岛。
平原不似高阳傲。
促席雍容陪语笑。
坐中有客最多情,
不惜玉山拚醉倒。

诗意:
诗词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和人们的欢乐心情。苏轼通过描述元宵节的欢庆氛围和人们的游玩活动,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愉悦和对社会宁静祥和的向往。诗中也展现了作者的豪情和豪放的人生态度,以及他对友谊和宴会的赞美。

赏析:
1. 诗词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描绘节日景象来烘托气氛。苏轼用“元宵似是欢游好”来表达元宵节的热闹和喜庆,给人一种欢快的感觉。
2. 诗中提到“公庭民讼少”,表明社会上的纷争和争议较少,暗示了社会的稳定和人们的安宁。
3. 描写了人们游览春台的景象,形容了人们的欢乐和快乐心情。十里神仙迷海岛的描绘增加了诗词的浪漫氛围。
4. “平原不似高阳傲”表达了作者对高雅宴会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作者豪放不羁的个性。
5. 诗词中多次提到宴会场景,描绘了坐中有客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人际交往的重视。
6. 诗的最后一句“不惜玉山拚醉倒”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豪情壮志,愿意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

总体而言,苏轼的《木兰花令》以欢乐的元宵节为背景,描绘了热闹的场景和人们的愉悦心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豪情和对友谊、宴会的赞美。整首诗词充满了生活的活力和作者的豪放个性,给人一种欢快、愉悦的感觉。

  • 《有感》

    盛世嗟沉伏,中情怏未舒。途穷悲阮籍,病久忆相如。无客空尘榻,闲门闭草庐。不胜岑绝处,高卧半床书。

  • 《颂古十七首》

    赵州放睛著,碓觜忽生花。虽然无一事,验尽当行家。

  • 《乙卯端午十绝》

    儿女需京缬,经时买未归。似嫌无艾虎,不肯换生衣。

  • 《五哀诗故尚书虞部员外郎知制诰贬莱州司马渤》

    文自咸通後,流散不复雅。因仍历五代,秉笔多艳冶。高公在紫微,滥觞诱学者。自此遂彬彬,不荡亦不野。惜哉伤躁进,忤旨出阁下。吾君登大宝,兑泽连霶洒。均阳又淮阳,移徙曾不暇。遂无牵复命,虚偶文明化。何路得自新,赍志入长夜。人谓责太深,终于郡司马。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道随缘而不变,源赴汲而不枯。禅悦之食兮饱其腹,法空之认兮跏其趺。青原自喜有麟角,黄檗谁嫌捋虎须。

  • 《得粹夫书》

    十七年来间阔情,三千里外惜群鸣。开缄不觉悬双泪,欲见还知隔一生。王屋空闻小有宅,终南今作渼陂行。旧时多少云霄客,屈指何人记昔盟。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