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愁叠积。
更莫迟留春酒逼。
吹面和风。
梅信新来一线通。
危楼晓望。
雪满群山开画障。
目断瑶川。
同凭阑干意几般。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木兰花减字(和人对雪)》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愁叠积。更莫迟留春酒逼。
吹面和风。梅信新来一线通。
危楼晓望。雪满群山开画障。
目断瑶川。同凭阑干意几般。
诗意:
这首诗以冬雪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岁月的思索。诗人借景抒怀,以雪花作为意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的用字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细腻的观察和对自然的感悟。整首诗以句子短小、语言朴实为特点,每句诗都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首句“清愁叠积”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困惑,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接下来的两句“更莫迟留春酒逼。吹面和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春天早点到来,不要再拖延,让春风吹拂着自己的脸庞。
接着,诗人用“梅信新来一线通”来形容雪花的纷飞,传递出春天即将到来的信息。这句诗意味深长,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盼,同时也抒发了对梅花的喜爱和对生命的赞美。
后两句“危楼晓望。雪满群山开画障。目断瑶川。同凭阑干意几般。”通过描绘雪景,揭示了作者对岁月流转的感慨。诗人站在高楼之上,透过窗户看着雪景,感叹雪花飘满群山,仿佛画卷被雪花遮挡,无法看到远方的美景。这种景象使诗人感到无限的遗憾,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的词句勾勒出冬雪的景象,通过对雪景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盼、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雪花作为意象,通过描绘雪景,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考,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撩我思家第一篇。
何必问蓍龟,行藏自可期。但逢公道日,即是命通时。乐善知无厌,操心幸不欺。岂能花下泪,长似去年垂。
乌鹊填门雪满除,倩谁骑马谢双鱼。苦吟孙楚三年别,饥卧袁家一病余。仕宦吾人聊复尔,梦魂今夜定何如。钓台多是西征客,莫道渠能赋子虚。
大罗山上客,后主是宗亲。莫是为诗苦,却令生世贫。荒年家口众,少日鬓毛新。近又重遭祸,虚星必照身。
素节轻盈珠影匀,何人巧思间成文。闲垂别殿风应度,半掩行宫麝欲薰。绣户远笼寒焰重,玉楼高挂曙光分。无情几恨黄昏月,才到如钩便堕云。
酒渴上安市,甘寒为解园。鹅儿黄不见,空见鹭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