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论春物,都应让牡丹。
几枝单叶紫,满担夕香寒。
除我知心切,从人得句难。
肯辞回櫂日,多瓣剪来看。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廕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爲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爲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干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牡丹》是宋代张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分数论春物,都应让牡丹。
几枝单叶紫,满担夕香寒。
除我知心切,从人得句难。
肯辞回櫂日,多瓣剪来看。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牡丹花的赞美和喜爱之情。作者认为在春天里,所有的花朵都应该让牡丹来主宰。牡丹花的花瓣丰盈,颜色鲜艳,散发出夜晚的香气。尽管有很多人赞美牡丹,但除了作者自己,很少有人能够表达出深深的情感。作者愿意舍弃返舟的机会,愿意剪下许多花瓣来欣赏牡丹。
赏析:
这首诗以牡丹花为中心,通过对花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诗中的牡丹被赋予了象征春天、美丽和高贵的意象。作者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牡丹花朵的特点,如多瓣、鲜艳、芬芳等,使读者能够清楚地感受到牡丹的美妙之处。
诗中的"分数论春物,都应让牡丹"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牡丹花的独特喜爱,并认为在众多的春花中,牡丹应当位居首位。这种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牡丹独特价值的认同。
另外,诗中的"除我知心切,从人得句难"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牡丹花深深的情感,认为只有他自己能够真正理解牡丹的美,其他人很难用言语来表达。这种感悟使得牡丹更加显得高贵和珍贵。
最后两句"肯辞回櫂日,多瓣剪来看"表达了作者的决心和行动,愿意放弃返舟的机会,剪下更多的牡丹花瓣来欣赏。这种态度展示了作者对美的热爱和对追求美的执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牡丹花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通过描绘和赋予牡丹美丽高贵的意象,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美的珍视。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对美的热爱和对牡丹花独特价值的认同。
雪片成孤立,蟾华与共游。从教惊蜀犬,曾是喘吴牛。蹲石依松瘦,寒溪映竹流。遥知明岁稔,携酒上南楼。
久持邦柄擅斯文,却扫丘园脱世纷。已用三篇作霖雨,回看万事似浮云。何须棨戟荣归路,自有旂常载旧勋。欲别延英犹造膝,老臣虽去不忘君。
塞南秋水陂塘,芦叶萧萧半黄。直北飞来鸿雁,端疑个是潇湘。
绿发仙郎藻思新,就中诗语更通神。清襟逗兴初无滓,采笔呈华别有春。顾我风期情背俗,感君官职命欺人。汤汤听尽流波曲,终愧衰聋赏未真。
华草。华草。秀发乘春更好。深心密竹纷纷。妖韶随处动人。人动。人动。王孙公子情重。
晓甑初炊早稻鲜,传呼与觅卖鱼船。可怜弹铗竟成恨,空对筠篮翠柳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