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牡丹》

芳丛列翠幰,新苞吐香麝。
满地方争妍,何花肯相下。
牡丹持晚节,群芳甘共亚。

作者介绍

程敦厚,字子山,眉山(今属四川)人。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民国《眉山县志》卷七)。歷官校书郎、起居舍人兼侍讲、中书舍人。谄附秦桧、桧卒落职。事见《宋会要辑稿》帝系一之一六、职官七○之二七、三九、选举二○之六,《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六六。今录诗十六首。

作品评述

《牡丹》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程敦厚。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芳丛列翠幰,
新苞吐香麝。
满地方争妍,
何花肯相下。
牡丹持晚节,
群芳甘共亚。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和高贵。牡丹花开放在茂密的花丛中,花苞初开时释放出香气,仿佛散发着麝香的芬芳。在花园中,各种花朵争相绽放,但没有一朵花愿意和牡丹相比美。牡丹作为一种晚花,依然保持着它的独特魅力,与其他花朵和谐相处。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牡丹花的娇艳和高洁的品质。通过运用形象的比喻和修辞手法,诗人将牡丹与其他花朵进行对比,强调了牡丹的卓越之处。诗中的"芳丛列翠幰"描述了茂密的花丛,"新苞吐香麝"则形象地表达了牡丹初开时的香气,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花朵的美丽和芬芳。

诗的后两句"满地方争妍,何花肯相下。牡丹持晚节,群芳甘共亚"则表达了牡丹的高洁和与众不同。其他花朵都向牡丹臣服,愿意与之共同绽放。牡丹虽然是晚花,但它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魅力,与群芳和谐相处。

整首诗词通过对牡丹花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高尚品质的赞美。牡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被视为美的象征和高尚品格的象征。诗人通过描绘牡丹的美丽和高贵,表达了对美的崇敬和对高尚品质的向往。这首诗词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趣和审美观念。

  • 《送范漕赴召》

    汲古千寻绠,通今八面窗。相逢俱气许,未语已心降。分镇中边蜀,归途内外江。禁城风雨放,应念鹿门庞。

  •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一人打毡拍板,一人吹无孔笛。梵音清雅,令人乐闻。且道是什么曲调,洞庭山脚太湖心。

  • 《减字木兰花》

    留春不住。恰似年光无味处。满眼飞英。弹指东风太浅情。筝弦未稳。学得新声难破恨。转枕花前。且占香红一夜眠。

  • 《爱梅》

    谩言同一嗜,世尽爱梅人。亦有行歌者,腰镰采作薪。

  • 《寓泊金陵寻王荆公陈迹》

    晚泊扁舟一问津,依然节物思羁人。江山月照六朝梦,桃李风吹三月春。宅枕谢公墩下路,诗寻萧寺壁间尘。可须樽酒平生约,长望西州泪满巾。

  • 《狄明府(博济·一作寄狄明府)》

    梁公曾孙我姨弟,不见十年官济济。大贤之后竟陵迟,浩荡古今同一体。比看叔伯四十人,有才无命百寮底。今者兄弟一百人,几人卓绝秉周礼。在汝更用文章为,长兄白眉复天启。汝门请从曾翁说,太后当朝多巧诋。狄公执政在末年,浊河终不污清济。国嗣初将付诸武,公独廷诤守丹陛。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