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蓦山溪》

元来尘世。
放著希奇事。
行到路穷时,果别有、真山真水。
登临任意,随步白云生,三秀草,九花藤,满袖琼瑶蕊。
何须F8E3老,浩荡心常醉。
唱个快活歌,更说甚、黄粱梦里。
苍颜华发,只是旧时人,不动步,却还家,处处新桃李。

作者介绍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生年据朱敦儒跋唐太宗赐韩王嘉《兰亭帖》“绍兴十六年时年六十六”推定),字希真,号巖壑,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钦宗靖康初召授学官,辞归。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再召不就(《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特补迪功郎(同上书卷六八)。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同上书卷九六)。六年,兼权兵部郎中(同上书卷一○六)。通判临安府。八年,爲枢密行府谘议参军(同上书卷一一九)。十四年,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十六年罢,十九年致仕(同上书卷一五一、一五五、一六○)。二十五年,因秦桧推挽,起除鸿胪少卿,桧死依旧致仕(同上书卷一六九)。二十九年,卒于秀州(同上书卷一八一),年七十九。一说卒于孝宗淳熙五年至十四年之间,享年百岁左右(今人刘扬忠《关于朱敦儒的生卒年》)。有《巖壑老人诗文》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猎较集》若干卷(《后村诗话》续集卷四)、《朱敦儒陈渊集》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均佚;今存词集《樵歌》三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作品评述

《蓦山溪》是宋代朱敦儒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元来尘世。放着希奇事。
行到路穷时,果然另有真正的山水。
登临山巅,任意行走,白云随步而生,
看到三秀草和九花藤,衣袖中满是美丽的花蕊。
何须等待年老,心中常常沉醉在浩荡之中。
唱首欢快的歌,谈论那虚幻的黄粱梦。
面容虽然苍老,只是曾经的人,不再追求功名利禄,
却依然有家可归,到处都有新的桃李。

诗意:
《蓦山溪》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在尘世间历经人生的旅途后,发现真正美好事物的主题。诗人朱敦儒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领悟。他在追求中途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真正的山水风景,这使他感到惊喜和愉悦。他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随心所欲地登上山巅,与自然相融,心中充满了自由和满足。在诗中,他提到了三秀草和九花藤,象征着自然的美丽和多样性。他认为人生并不需要等到年老才能体味到这种美好,内心的满足和心灵的醉痴可以随时随地找到。诗的最后,他描述了自己的外貌虽然已经苍老,但他有一个温馨的家,到处都有新的桃李,这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满足和对美好未来的期望。

赏析:
《蓦山溪》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和花草,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山水景色和自然元素象征着人世间的真实和美丽,与人的内心境界相呼应。诗人通过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和追求内在满足的态度。他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功成名就,而在于欣赏自然之美、追求内心的自由和满足。诗中融入了禅宗的思想,倡导人们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自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送刘公达判官赴天德军幕》

    特建青油幕,量分紫禁师。自然知召子,不用问从谁。文武轻车少,腥膻左衽衰。北风如有寄,画取受降时。

  • 《句》

    鹅山夏晓云漫郭,龙壁春阻水抹川。

  • 《偈颂一百零二首》

    觌体全彰,曾无覆藏。蝉声集古寺,鸟影底寒塘。眼里无筋,偷观即瞎,耳中有窍,绝听何伤。堪笑勤川孟八郎,不积压诸佛出身处,错抟量。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引得傍人斗热荒,鹊石何曾解放光。

  • 《步西湖次韵徐南卿》

    载酒幽寻地,乘闲得再临。丽黄啼晓霁,魏紫笑春深。抚事挥犀管,他时梦鹤林。心期更閴寂,物理付升沈。

  • 《和道卿舍人奉祠太一斋宫》

    尘氛不可到,深注五城楼。素瑟少今韵,仙春无俗秋。晨杯三秀洁,夜檠九光流。顺报通霄极,纷纶瑞福遒。

  • 《刘生》

    刘生殊倜傥。任侠遍京华。戚里惊鸣筑。平阳吹怨笳。俗儒排左氏。新室忌汉家。高才被摈压。自古共怜嗟。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