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带愁来寒事早。
西风把鬓华吹老。
猛省中秋,都来几日,先自木樨开了。
淰淰轻阴天弄晓。
平白地、被花相恼。
一枕云闲,半窗秋晓,时有阵香吹到。
黄公绍,宋元之际邵武(今属福建)人,字直翁。咸淳进士。入元不仕,隐居樵溪。著《古今韵会》、以《说文》为本,参考宋元以前字书、韵书,集字书训诂之大成,原书已佚,其同时人熊忠所编《古今韵会举要》中,略能见其大概。另有《在轩集》。
黄公绍,生卒年不详。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中进士,受职架阁官。邵武人李南叔收录严羽的诗和评辑为《沧浪吟》,黄公绍为这本书撰写序言,极力推荐,使这部名著特别是《沧浪诗话》得以广泛流传,蜚声中外。宋亡,他弃官返籍,筑室于今邵武市西樵岚溪畔,并以宋代名儒胡安国“心要在腔子里”为格言,把书室命名为“在轩”,以表明他专心致志于治学的志向。
黄公绍博洽古今,潜心著作。他精通“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约在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前,以《说文解字》为本,参考宋、元以前的字书、韵书,撰《古今韵会》,成为字书训诂集大成的著作。另与熊忠合编《古今韵会举要》。黄公绍生前著作很多,现仅存《在轩集》1卷,有文30篇,诗约28首。
《明月棹孤舟(木樨)》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黄公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明月棹孤舟(木樨)
雁带愁来寒事早。
西风把鬓华吹老。
猛省中秋,都来几日,
先自木樨开了。
淰淰轻阴天弄晓。
平白地、被花相恼。
一枕云闲,半窗秋晓,
时有阵香吹到。
译文:
明亮的月光荡起孤舟,
雁群带来忧愁,寒意已降临。
西风吹乱了鬓发的华丽,
使人的容颜年华老去。
忽然想起中秋节,已过了几天,
木樨花先开放了。
轻柔的阴影在天空中拨弄着黎明。
无缘无故地,被花儿所困扰。
躺在枕头上,享受着云彩的悠闲,
半掩的窗户透出秋天的曙光,
不时传来一阵阵花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以及作者在这个时刻的感受和思考。
诗的开篇以明亮的月光和孤舟为景,表达了孤独和寂寞的情绪。雁群的出现带来了忧愁,寒意也随之而来,暗示着季节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接下来,西风吹乱了作者的鬓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使得他的容颜渐渐老去。这种触动让他回忆起已经过去的中秋节,而木樨花已经先自开放,预示着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黎明时分的景象。轻柔的阴影在天空中弥漫,伴随着花儿的困扰,给人一种平静而微妙的感觉。作者躺在枕头上,享受着云彩的悠闲,透过半掩的窗户,可以看到秋天的曙光。不时传来的花香,使整个场景更加真实而具体。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情感细腻的表达,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同时,也通过季节和自然元素的交织,展示了对生活的体验和感知,给人以深沉的思考和共鸣。
嘉树郁婆娑,灯光月色和。春江流粉气,夜水湿裙罗。
饮阑钟虡欲移轩,香雾犹残金博山。明月飞来松岭外,游人散落马蹄间。城严画鼓初传角,路暗山花自落鬟。清境暂时都不见,夜深人尽始来还。
人心多是少相投,非识尘中上品流。不见真宗归物理,难知妙道后先休。生前内鼎宜烹炼,殊胜华池好渐修。但见完全凭土德,能调火候药皆秋。
柳梢绿小梅如印。乍暖还寒犹未定。惜花长是为花愁,?酒却嫌添酒病。蝇头蜗角都休竟。万古豪华同一尽。东君晓夜促归期,三十六番花递
君不见武安前堂立曲旃,官高得厚多忧患。又不见夏侯好妓贫无力,帘箔为衣人莫识。两人操行虽不同,辛苦经营实如一。不如君家激水石中流,听之有声百无忧。笙竽窈眇度溪谷,琴筑凄咽穿林丘。高人处世心淡泊,众声过耳皆为乐。退食委蛇石上眠,幽音断续床前作。正如古人乐易多欢
行迈日悄悄,山谷势多端。云门转绝岸,积阻霾天寒。寒硖不可度,我实衣裳单。况当仲冬交,溯沿增波澜。野人寻烟语,行子傍水餐。此生免荷殳,未敢辞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