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妙道禅人求赞》

这村僧,无明大。
少柔和,多褊隘。
爱骂人,舌头快。
受佛荫,破佛戒。
不精时,常懈怠。
谤船若,弥天罪。
入地狱,永不悔。
闻者憎,见者怪。
搅拌丛林,尤叵耐。
虚销信施三十年,异世出头偿夙债。
就中只有一处长,解道鸡屿洋盖。

作者介绍

释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号大慧,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宣城)人。年十七出家,从曹洞诸老宿游,既得其说,去之谒准湛堂。准死,谒丞相张商英,一言而契,名其庵曰妙喜,字之曰昙晦,幷受荐往建康天宁寺见圆悟克勤。后克勤主云居席,命杲居第一座。后张浚延住临安径山能仁禅院。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于临安府明庆院开堂。十一年,因结识张九成,爲秦桧所恶,斥还俗,屏居衡州。二十年,移梅州。二十五年桧卒,特恩放还,復僧服,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禅寺。二十八年,再住径山能仁总之禅院。又迁江西云门庵、福州洋屿庵。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径山明月堂,年七十五,赐謚普觉。爲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着有《指源集》(《四明宋僧诗》),已佚。有宋释藴现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收入《大藏经》。事见本《语录》、张浚《大慧普觉禅师塔铭》,《僧宝正续传》卷六、《咸淳临安志》卷七○、《嘉泰普灯录》卷一五、《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释宗杲诗,以辑自《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一至卷九上堂、示衆等的偈颂编爲第一卷,以见于《语录》卷一○的《颂古》编爲第二卷,见于《语录》卷一一的偈颂编爲第三卷,见于《语录》卷一二的赞编爲第四卷,辑自《语录》卷一三至卷三○《普说》《法语》《书信》的偈颂编爲第五卷。辑自他书者编于卷末。

作品评述

《妙道禅人求赞》是宋代释宗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这个村里的僧人没有明智的修行。他年少时温和,但心胸狭隘。喜欢谩骂他人,舌头伶俐。受到佛法的庇佑,却违反佛教的戒律。不擅长修行,常常懒散怠惰。毁谤别人就像是罪过满天飞。他入地狱后,永不悔过。听闻他的人憎恶他,见到他的人感到奇怪。他在寺庙中搅动纷争,尤为难耐。虚假销售信仰施行了三十年,却在异世中偿还了早年的债务。在其中只有一个地方是长久存在的,那就是他解说道理的鸡屿洋盖。

诗意:
《妙道禅人求赞》通过对一个村僧的描写,展现了一个道德败坏、不修善果的形象。诗中揭示了这个僧人破戒、懒散怠惰、以及恶语伤人的行为,他不但不受到佛法的引导,反而对佛法进行破坏。诗人通过对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借以对人们进行警示,告诫人们要修身养性,追求真正的修行道路。

赏析:
《妙道禅人求赞》以鲜明的形象描绘了一个道德败坏的僧人,通过对他的种种不良行为的叙述,传达了作者对道德堕落的忧虑。诗中的形象描写生动而刻画深入,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个僧人的种种不足和错误。诗人用简洁明了的词语,将这个人物的品行缺陷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人不禁对这个道德败坏的僧人感到愤慨和反感。

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佛教教义的尊重和对修行道路的呼唤。诗人通过对这个僧人的描写,表达了对真正的修行道路的向往和渴望。在这个世俗纷扰的世界中,唯有解道鸡屿洋盖这一处,被赋予了长久存在的意义。这里象征着真正的修行者与世俗之间的区别,也是诗人对道德正义的期许。

总体而言,《妙道禅人求赞》通过对村僧形象的描绘,以及对佛教教义和修行道路的思考,引发了人们对道德败坏和修行追求的思考。诗人以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意象,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思索自身的生命追求和道德行为。

  • 《知府黄寺簿生日》

    从容此日见清规,玉佩琼琚杜拾遗。携李转闻风教好,苍生从此得伸眉。

  • 《代赞罗汉》

    靠葛藤樁,握龟毛拂。绝学无为,黑山鬼窟。直饶瞥转机轮,眼里闻香,耳中观色。我且问,瓶内底是何物。

  • 《小舟航湖夜归书触目》

    遥望湖塘炬火迎,才归村舍雨如倾。畏途回首知安在,催唤儿童暖酒铛。

  • 《将之天长题新亭壁二首》

    云卷山光到眼前,满川摇落早秋天。客来系马成何事,风雨寒窗一觉眠。

  • 《岐王山亭》

    王家傍绿池,春色正相宜。岂有楼台好,兼看草树奇。石榴天上叶,椰子日南枝。出入千门里,年年乐未移。

  • 《题傅侍郎寒碧十五韵·颂橘》

    潇湘秋气高,群木秃如指。粲粲朱实繁,傲霜如有喜。愿言事封殖,勿使间棘枳。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