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天地无边际,细入无伦极眇锦。
一器之中涵一理,随其所在莫非天。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孟子·有物有则》是宋代陈普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宏大的天地和微小的细微之物为主题,表达了一种哲学思辨的意境。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大而天地无边际,
细入无伦极眇锦。
一器之中涵一理,
随其所在莫非天。
诗意:
这首诗以天地之大和微小之物为主题,通过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描绘,传达一种宏观和微观相互关联的思想。诗人表达了一种宇宙中无所不包的理念,即每一个微小的事物都承载着宇宙的奥秘。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天地和微小事物的描写,展示了宇宙的辽阔和微观世界的精微。诗人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将天地的无边际和微小事物的极度细微相对照,形成了强烈的视觉效果。诗中的"眇锦"形象地描绘了细微之物的微小而美妙之处。
诗的下半部分则强调了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提出了"一器之中涵一理"的思想。这表明每一个微小的事物都包含着宇宙的法则和奥秘,无论大小都与天地相通。诗人通过这种思考方式,试图揭示宇宙的整体性和一体性,表达了一种超越个体的普遍性思维。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哲学观念,展示了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对宏观和微观的对比和联系,诗人唤起读者对宇宙奥秘和生命哲学的思考,引发人们对于宇宙中微小事物的重要性的思索。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哲学意境和富有启发性的思考,使人们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产生了新的思考方式和视角。
秋光拍塞小村墟,高下人家意自如。屋底四蚕抽蛹细,墙头三桂着花疏。握儿早秫酒无限,杓子晚菘虀有余。大似元丰年界好,天应容我老樵渔。
朱檐日转轩窗冷,碧嶂云低草树香。山影倒沈波底月,夜阑相对写寒光。
依倚秋风气象豪,似欺黄雀在蓬蒿。不知羽翼青冥上,腐鼠相随势亦高。
昔戍蚕丛北,频行凤集南。烽传戎垒密,驿远客程贪。春尽花犹坼,云低雨半含。种畲多菽粟,蓺木杂松柟。妇汲惟陶器,民居半草庵。风烟迷栈阁,雷霆起湫潭。城郭秦风近,村墟蜀语参。快心逢旷野,刮目望浮岚。考古时兴感,无诗每自惭。嘉陵最堪忆,迎马柳毵毵。
归来不省醉还醒,只怪谯门打一更。秉烛径穿梅下过,此身真在雪中行。
白云深处草堂闲,曾伴支公薄暮还。独上孤舟欲西去,倚樯回望祇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