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孟子·闻知》

神知不在见知闻,气化流行一本存。
轲后谁言无复有,遗歌依旧起龙门。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作品评述

《孟子·闻知》是宋代作家陈普的作品。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关于知识和智慧的主题。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神灵的知识并非来自于外界的观察和听闻,
而是源自于气息的变化和无形之中的流传。
即便是孔子的学生轲,也无法否认这种神灵的存在,
他的遗歌依然在龙门山上响起。

诗意:
这首诗词探讨了知识和智慧的本质。它表达了一种观点,即真正的知识和智慧并非仅仅通过外界的观察和听闻获得,而是来自于内在的感知和灵性的体验。神灵的知识超越了人类的感官认知,它是一种与自然和宇宙的联系,是一种灵性的洞察力。诗人通过提到孔子的学生轲来突出这一观点,轲是孔子最聪明的学生之一,但他也承认神灵的智慧无法被否定。诗词以轲的遗歌在龙门山上继续传唱的形象结束,强调了神灵智慧的永恒存在和流传。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洁而富有隐喻的语言,通过对神灵知识和智慧的描绘,展示了一种超越常人认知的境界。诗中的气息变化和无形流传的意象,暗示了神灵知识的神秘性和超越性。诗人通过提到孔子的学生轲,进一步突出了这种知识的重要性和无法被忽视的存在。最后一句描述了轲的遗歌在龙门山上依旧回荡,给人以一种永恒存在和流传不息的感觉。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富有哲理的主题,引发读者对知识和智慧的思考,传递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美感和哲学的思索。

  • 《东亭》

    左圃鱼鳞阔,前轩翚翅开。虹将一雨罢,潮送万艘来。山净秋妍露,林虚晚籁回。此时萧散乐,谁奉醉言杯。

  • 《听子野琴》

    秋风入高树,幽斋闻清音。误疑在溪壑,不知傍有琴。我爱康子野,与世任浮沈。美哉恬澹质,涤我尘垢心。

  • 《无题》

    大野多钩棘,长天列战云。几家春袅袅,万籁静喑喑。下土惟秦醉,中流辍越吟。风波一浩荡,花树已萧森。

  • 《金刚随机无尽颂·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室内千灯晃,佛有何形状。如净琉璃中,内现真金相。

  • 《鹧鸪天》

    点滴敲窗渐作声。棉衣犹觉夜寒生。不辞明日无花看,且喜今宵有雨听。新苦恼,旧心情。廿年湖海一书生。只缘我是无家客,却被人呼面壁僧。

  • 《端午帖子·皇帝合六首》

    宝典标灵日,明离正午方。五行当火德,万寿续天长。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