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道鸣条作网罗,近来毫邑转偏颇。
嗣君可到先王墓,为问南巢事若何。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孟子·放太甲》是陈普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未道鸣条作网罗,
近来毫邑转偏颇。
嗣君可到先王墓,
为问南巢事若何。
诗意:
诗词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一种政治批评和社会关切的情感。诗中未道(鸣条作网罗)是指未传承古人的智慧,而近来的毫邑(转偏颇)则表示社会的颠倒和混乱。嗣君被邀请前往先王的墓地,是希望他能够了解并解决南巢的问题。
赏析:
这首诗词以隐喻和象征的手法,通过对古代历史和社会现象的暗示,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和社会乱象的忧虑。诗人通过表达对未道和毫邑的批评,暗示了当时社会缺乏传承古人智慧和价值观的问题,以及社会秩序的混乱和颠倒。诗的结尾,邀请嗣君前往先王墓地,暗示了对领导层的期望和希望能够解决社会问题。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意象和隐喻,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忧虑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关切。
这首诗词在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批评之余,也蕴含着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思考和呼唤。它提醒人们应当传承古人的智慧和价值观,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同时,诗人对领导层的期望和希望,也是对社会的期盼和呼唤。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味的语言,引发人们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责任感。
风花片片减芳春,转首关河气象新。有志谁能口避老,无忧何必去除贫。开楼且喜青山近,钓水多从白鸟亲。闻说长安金紫贵,不奔风雨即红尘。
江堤杨柳碧毵毵,间访名园郡郭南。垅麦生齐知雨足,海棠开遍觉春酣。门前幽径通芳蕙,竹里虚亭对远岚。风物有情应笑我,不携歌酒只清谈,。
帝赐先生一曲湖,画船领客泛菰蒲。覆茅亭子寻犹远,隔柳人家看似无。渴嗜瀑泉频遣汲,醒行钓岸屡嗔扶。假令不立功名死,史笔须编入酒徒。
去冬诗绝稀,作意待好春。春至病始甦,强赋情少真。梅花到海棠,不过数十首。其间岂无兴,有笔慵开口。繁逢风日美,心醉人不知。林间行若狂,藉草或移时。芳花倏扫踪,转作满园叶。油然翠欲流,剪若阴初叠。老夫爱深处,穿树开生路。香不是风香,吹来复吹去。扶筇仰面看,青子
高冈微雨后,木脱草堂新。惟有疏慵者,来看淡薄人。竹牙生碍路,松子落敲巾。粗得玄中趣,当期宿话频。
九鼎神州竟陆沉,偷生江海复山林。频繁谁在隆中顾,憔悴惟余泽畔吟。啮雪心危天日远,看云泪尽岁时深。百年家国无穷事,可得忘机老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