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教惟迎欲发机,神方启沃妙乎时。
沛然化境无留滞,弄月吟风自不知。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孟子·时雨之教》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普。诗中表达了善于教育的思想,以及人们在自然界中感受到的无拘无束的心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善教只是迎欲发机,
神灵的力量在此时启迪。
心境变得开阔无比,
抚玩月光,吟唱风声,自然之乐令人心醉。
这首诗词传达了陈普对于教育的理解和感悟。他认为善于教育的关键在于及时抓住学生的兴趣和欲望,因为这是开启他们潜能的关键所在。通过巧妙的引导和启发,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创造力。
诗中提到的"神灵的力量"指的是教育的力量,它可以启迪人们的心智,让他们找到内在的动力和激情。作者认为,只有通过善于教育,人们才能真正感受到这种神奇的力量。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一个开阔自由的心境。当人们在自然界中静心欣赏月光和风声时,他们会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美好。这种心境让人忘却了琐碎的烦恼,沉浸在自然的和谐中。
整首诗词通过对教育和心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教育的重要性的思考,并呼吁人们在自然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满足。它传递了一种追求真理、追求内心自由的理念,具有启发人们思考和感受美的意义。
疏帘卷春晓,胡蝶忽飞来。游丝飞絮无绪,乱点碧云钗。肠断江南春思,黏着天涯残梦,剩有首重回。银蒜且深押,疏影任徘徊。罗帷卷,明月入,似人开。一尊属月起舞,流影入谁怀?迎得一钩月到,送得三更月去,莺燕不相猜。但莫凭栏久,重露湿苍苔。
鸟依山,鱼依湖,但有所有无所无。轻舟沿溯穷远近,肩舆上下更传呼。翩然独往不携孥,兼擅鱼鸟两所娱。困依岩石坐巉绝,行牵翠蔓随缠纡。道逢勤思访其庐,诵诗清切秋蝉孤。隐居羞踏陌上土,何人起爱轮下蒲。水南巷中罗百夫,鸡鸣朝谒至日晡。人生变化安可料,怜汝久遁终无图。
春风最窈窕,日晓柳村西。娇云光占岫,健水鸣分溪。燎岩野花远,戛瑟幽鸟啼。把酒坐芳草,亦有佳人携。
万念如虫竞蚀心,一身如影欲依形。十年离味从头记,尔许凄凉总未经。
远山云抹半横簪,野色昏明水浅深。庭外沉沉人不到,凛然玉雪对疏林。
永遇英雄际会时。垂天鹏翼逐云飞。退朝日上青花道,催直霜零赤雁池。鸣汉履,侍唐眉。渭川莘野晚追随。归来仍对金銮老,三峡词源气未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