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风华雨政纷纷,春困何妨聊曲肱。
三世佛相传寐语,觉来无我坏儿孙。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梦斋求颂》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正觉。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香风华雨政纷纷,
春困何妨聊曲肱。
三世佛相传寐语,
觉来无我坏儿孙。
译文:
芬芳的风、美丽的花雨,政治纷争不断,
春天的困倦无妨,让我们闲聊、亲近。
佛陀的教诲代代相传,在梦中述说,
当觉醒时,我们会发现自我已经消失,子孙们也都破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香风华雨和政治纷争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在纷繁的世事中感到疲倦和困顿。作者以春天的困倦为借喻,提出了一种闲适、亲近的态度,表明在繁忙的世界中,我们应该找到片刻的宁静与舒适,与亲友共享时光。
接下来,作者提到了佛陀的教诲,表示佛陀的智慧与教诲在梦中传递给后人。这里的梦境可以理解为超越现实世界的境界,佛陀的寐语则代表着深邃的智慧和启示。然而,当人们从梦中觉醒时,他们会发现自我已经消失,子孙们也将最终破灭。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认知,指出了万物无常和生命的无常性。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对世事纷扰的疲倦感,并表达了对人生真相的思考。作者通过描绘春困、佛陀的寐语和觉醒后的领悟,呼唤人们在喧嚣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越,以及对生命的深入思考。这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深邃的哲理,是宋代佛教诗词的一部代表作品。
高卧曾吟梁父诗,痛无鍼石活当时。天公未坠炎刘祀,心事能令先主知。八阵尚存惊对垒,一星才落便无师。勋忠遗舄藏岷蜀,老柏苍苍万古思。
我本汉家子,早入深宫里。远嫁单于国,惟悴无复理。穹庐为室旃为墙,胡尘暗天道路长。去住彼此无消息,明明汉月空相识。死生难有却回身,不忍回看旧写真。玉颜不是黄金少,爱把丹青错画人。朝为汉宫妃,暮作胡地妾。独留青冢向黄昏,颜色如花命如叶。
远策追夙心。灵山协久要。天倪临紫阙。地道通丹窍。未乘琴高鲤。且纵严陵钓。若蒙羽驾迎。得奉金书召。高驰入阊阖。方覩灵妃笑。
寂寞秋千两绣旗。日长花影转阶迟。燕惊午梦周遮语,蝶困春游落拓飞。思往事,入颦眉。柳梢阴重又当时。薄情风絮难拘束,飞过东墙不肯归。
楼上正临宫外,人间不见仙家。寒食轻烟薄雾,满城明月梨花。
坞木殿前空,山河泽国同。鸟闲沙影上,泉落树阴中。缆舸蒲花水,萦幡柳絮风。翛然方寸地,何事更悲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