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槐安有底忙,何须更待熟黄粱。
牙签载返善和宅,手板抽回政事堂。
效玉川生称锐汉,爱杨处士号憨郎。
山中岂不差岑寂,犹胜人间臭腐肠。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梦回》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刘克庄。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跳出槐安有底忙,
何须更待熟黄粱。
牙签载返善和宅,
手板抽回政事堂。
效玉川生称锐汉,
爱杨处士号憨郎。
山中岂不差岑寂,
犹胜人间臭腐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幽默的口吻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山水田园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政治权力和功名利禄的冷嘲热讽,以及对自然山水和清静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中提到跳出槐安(指官场)的忙碌,表达了作者对繁忙的政务和官场生活的不满。作者认为,何必再等待如黄粱一般美好的事物(象征功名),暗示着他对功名利禄的冷漠和对官场虚幻的看法。
接着,诗中转折提到了牙签和手板,这些都是象征政务和官场的物件。将牙签“载返善和宅”,手板“抽回政事堂”,暗示作者渴望回归善良和宅邸的生活,远离政治纷争和繁琐的公务。
然后,诗中出现了对玉川和杨处士的赞美。玉川是指自然山水,称为“锐汉”,强调其清丽壮美之处,与政事堂中的琐碎相对比。杨处士则是对隐士的称呼,被称为“憨郎”,表达了作者对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向往和赞美。
最后,诗中表达了山中的宁静和与人间浮躁的对比。作者认为山中虽然寂静,但胜过人间的世俗和腐化。
整首诗词以幽默的语言和夸张的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政治权力和功名利禄的无所谓态度,以及对自然山水和清静生活的向往。这种对比和讽刺,反映了宋代时期士人对官场生活的矛盾心态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月桂闹装红欲滴,绣球圆簇白如霜。我无艳眼相酬答,付与庭花自在黄。
四野炎炎暑气隆,危亭孤坐与谁同。湖光淡荡涵残照,鸟影参差没远空。消息浮生凭至理,破除烦暑赖清风。明时不敢言招隐,自乐林泉慕远公。
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高鸟过时秋色动,征帆落处暮云平。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此日沾襟念岐路,不知何处是前程。
山深长恨少同人,览景无时不忆君。庭果自从霜后熟,野猿频向屋边闻。琴临秋水弹明月,酒就东山酌白云。仙桂算攀攀合得,平生心力尽于文。
里中遇故人,相与语畴昔。归家门户静,阶除少行迹。蚯蚓穴砌间,絺蛸网四壁。抚事多踟蹰,不知时节易。上堂拜双亲,入室长太息。
老眼从昏翳,高情未脱遗。虽云谢能赋,政尔动相思。彼自无妍鄙,渠宁可磷缁。犹须藉名胜,相与厚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