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无景思,秋日又凄凄。
地薄桑麻瘦,村贫屋舍低。
早苗多间草,浊水半和泥。
最是萧条处,茅城驿向西。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茅城驿》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汴河无景思,秋日又凄凄。
地薄桑麻瘦,村贫屋舍低。
早苗多间草,浊水半和泥。
最是萧条处,茅城驿向西。
诗意:
这首诗以茅城驿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凄凉的景象。诗人在汴河畔徘徊,心中思绪万千,没有美景可供享受。秋天的日子更是凄凉,大地贫瘠,桑麻稀疏,乡村贫困,房屋破旧不堪。农田里早期的嫩苗被杂草遮挡,浑浊的水中掺杂着泥沙。最令人感到萧条的地方就是茅城驿,它朝西延伸。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凄凉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贫瘠、萧条的景象,体现了白居易对农村贫困现状的关注和思考。诗中的景物描写极为真实,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通过描写茅城驿这个地方,诗人将人们的目光引向社会底层,呈现出农村贫困的现实。诗中的茅城驿向西的描写,也可理解为诗人对于社会进步方向的思考和追求。
此外,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贫困景象的描绘,凸显了农村的萧条和贫困。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他对农村贫困状况的关切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