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满江红》

意赋之可也
唐宋诸公,谁道得、梅花亲切。
到和靖、先生诗出,古人俱拙。
写照乍分清浅水,传神初付黄昏月。
尽后来、作者斗尖新,仍重叠。
离不得,春和腊。
少不得,烟和雪。
更茅檐低亚,竹篱轻折。
何事西邻春得入,还如东阁人伤别。
总输他、树下作僧来,离言说。
(鲁直云:“今作梅花树下侩。
”)

作者介绍

汪莘,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不事科举,退安丘园读《易》,后屏居黄山。宁宗嘉定间应诏上书,不报。徐谊帅江东,以遗逸荐,亦不果。遂筑居柳塘上,囿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学者称柳塘先生。有《方壶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新安文献志》卷八七有传。 汪莘诗,以明汪璨等刻《方壶存稿》爲底本。校以清雍正九年汪栋刻本(简称清刻本),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九三《方壶存稿》(简称名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壶存稿》(简称四库本)所录诗。

作品评述

《满江红》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汪莘。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满江红

意赋之可也唐宋诸公,
谁道得、梅花亲切。
到和靖、先生诗出,
古人俱拙。

写照乍分清浅水,
传神初付黄昏月。
尽后来、作者斗尖新,
仍重叠。

离不得,春和腊。
少不得,烟和雪。
更茅檐低亚,竹篱轻折。
何事西邻春得入,
还如东阁人伤别。
总输他、树下作僧来,
离言说。(鲁直云:“今作梅花树下侩。”)

译文:

满江红

这种意境的表达真是可贵,唐宋时期的众多文人,
谁能描绘得如此,梅花如此亲切。
直到和靖、先生的诗作问世,
才能看到古人无不黯然失色。

画面描绘得恰到好处,仿佛清浅的水分开,
生动地映衬着黄昏的月色。
直到后来,作者斗志昂扬,新意层出不穷,
仍然重叠在一起。

离不开的是,春天和冬天。
少不了的是,烟雨和白雪。
茅檐更低矮,竹篱轻轻飘摇。
为什么西邻的春天能进入,
而东阁的人却伤感地别离。
总输给那树下作僧的来者,
离别之言说不尽。(鲁直说:“这是写梅花树下的侩子。”)

诗意和赏析:

《满江红》是一首以梅花为主题的诗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唐宋时期文人才华的赞扬,以及对梅花清雅、洒脱的赞美。诗中作者称赞唐宋时期的文人们能够写出如此亲切的梅花之作,认为古人在描绘梅花时都显得拙笨。然而,直到和靖、先生的诗作出现,才能看到新意层出的描绘方式。

诗中描绘了梅花分明的画面,清浅的水与黄昏的月色相得益彰,传神地表现出梅花的美丽。作者认为后来的诗人们在描绘梅花时斗志昂扬,创作出更为新颖的作品,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特色。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四季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情感以及对离别的思考。作者描述了茅檐更低亚、竹篱轻折的景象,展示了梅花在冬天的坚韧和春天的娇嫩。作者问道,为什么西邻的春天可以进入,而东阁的人却伤感地别离。最后,作者提到树下作僧的来者,说他们说不尽离别之言。

整首诗词以梅花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和思考。梅花在诗中象征着文人的高风亮节和坚韧不拔的品质。作者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唐宋时期文人才华的赞赏,并对后来的诗人们的创作提出了期望。

此外,诗中还通过对四季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离别的氛围。作者以茅檐低亚、竹篱轻折的景象,表达了对离别和变迁的思考。诗的最后提到树下作僧的来者,暗示离别的痛苦和无法言尽的心情。

整首诗词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文人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唐宋时期文人的敬佩和对离别的思索。它通过独特的意境和形象描绘,使读者在欣赏梅花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人情离合的深刻体悟。

  • 《挂树藤》

    本为独立难,寄彼高树枝。蔓衍数条远,溟濛千朵垂。向日助成阴,当风藉持危。谁言柔可屈,坐见蟠蛟螭。

  •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

    恒河沙劫奉如来,功未全时眼不开。自知本有灵光物,香灯不绝警痴呆。

  • 《寄题不碍云轩二首》

    杰阁临无地,仙家小洞天。循檐自来往,非雾亦非烟。

  • 《题胡运干别墅二首》

    博山一炷小蛇寒,无人独自从蒲团。柴门却倩冷风关,檐外白云时往还。

  • 《剪春罗》

    谁裁婺女轻罗段,我有并州快剪刀。色似山丹殊少肉,形如石竹亦多毫。臙脂初褪黄先露,蝴蝶才成翅未高。欲向小窗成扇面,世无陶缜倩谁描。

  • 《点绛唇 情景四首》

    玉体纤柔,照人滴滴娇波溜。填词未就。迟却窗前绣。一幅花笺,适与何人手。还知否。孤灯坐守。渐入黄昏后。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