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岂不好,事此鞍与羁。
春前三日雨,仆夫畏深泥。
江南万山中,冈岭互高低。
踏土不踏石,马亦惜其蹄。
野逈暮有虎,村荒晨无鸡。
升斗安所籴,囊杰千里赍。
身汝不自爱,茹荼甘旅栖。
曰予匪得已,伐木诗有稽。
交谊重金石,星霜怅分携。
一觌庚夙愿,投老歌归兮。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马惜蹄》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家居岂不好,事此鞍与羁。
春前三日雨,仆夫畏深泥。
江南万山中,冈岭互高低。
踏土不踏石,马亦惜其蹄。
野逈暮有虎,村荒晨无鸡。
升斗安所籴,囊杰千里赍。
身汝不自爱,茹荼甘旅栖。
曰予匪得已,伐木诗有稽。
交谊重金石,星霜怅分携。
一觌庚夙愿,投老歌归兮。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家居的情景中,对马匹的爱护与思念。诗人触景生情,表达了他对马匹的关怀和对乡村环境的感慨,同时也抒发了对友谊与离别的思念之情。通过马匹和乡村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由、安全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赏析:
《马惜蹄》以家居的环境为背景,通过对马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的马匹象征着自由和忠诚,而乡村的景象则展现了自然的美好和淳朴的生活。诗人通过对马匹和乡村的细腻描绘,抒发了对舒适生活和真挚友谊的向往。
诗中的描写充满了对细节的关注,如春天的雨水、山岭的起伏、脚踏的土地等,这些细节的描绘使诗歌具备了鲜明的形象感。同时,通过运用对比的手法,诗人将乡村的荒凉与城市的繁华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自由与安逸的珍贵。
诗人还以自身的视角,表达了对友情和离别的思念之情。对金石重情谊、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使诗歌增添了一丝忧伤的色彩。最后两句“一觌庚夙愿,投老歌归兮。”表达了诗人对实现愿望和回归故乡的企盼,给整首诗增添了一种回归和安宁的意味。
总体而言,方回的《马惜蹄》通过对马匹和乡村景象的描写,以及对友情和归乡的思念,表达了对自由、安逸和真挚情感的渴望,给人以深深的共鸣与感悟。
汀苹白。苕水碧。每逢花驻乐,随处欢席。别时携手看春色。萤火而今,飞破秋夕。旱河流,如带窄。任身轻似叶,何计归得。断云孤鹜青山极。楼上徘徊,无尽相忆。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古人谩歌西飞燕,十年不见狂夫面。三更风作切梦刀,万转愁成系肠线。所嗟不及牛女星,一年一度得相见。老母别爱子,少妻送征郎。血流既四面,乃亦断二肠。不愁寒无衣,不怕饥无粮。惟恐征战不还乡,母化为鬼妻为孀。
遥知把酒对重阳,檐外秋声叶半黄。落幔想当追故事,披襟仍喜得新凉。自邻僻处真匏系,只羡清吟属雁行。闻说家槛增壮丽,落成应许到华堂。
驾幸温泉日,严霜子月初。长亭酒未醒,千里风动地。
蜀帝化子规,啼血思还家。玉环苦微疢,寄汝呼痛牙。物类相殊或相托,悲鸣一夜梨花落。三郎玉柙已成尘,半匕金罂谁和药。紫驼翠釜不生兵,何与涪南新侧生。人间极宠皆祸兆,莫把妖魂幻飞鸟。平生误识安禄山,马嵬欲死先齿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