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琴自有谱,相鹤自有经。
蔬经我繙尽,不见蔊菜名。
金华诗里初相识,玉友尊前每相忆。
坐令芥孙薑子芽,一见风流俱避席。
取士取名多失真,向来许靖亦误人。
君不见郑花不得半山句,却参鲁直称门生。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罗仲宪送蔊菜谢以长句》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学琴自有谱,相鹤自有经。
蔬经我翻尽,不见蔊菜名。
金华诗里初相识,玉友尊前每相忆。
坐令芥孙姜子芽,一见风流俱避席。
取士取名多失真,向来许靖亦误人。
君不见郑花不得半山句,却参鲁直称门生。
诗意:
这首诗词是杨万里送给罗仲宪的,表达了对友谊的思念和对名士取名的无奈。诗中通过琴谱和鹤经的比喻,表达了学习琴艺和养鹤的道理各有各的规范和经验。作者翻遍了蔬菜的经书,却找不到蔊菜的名字,暗示了有时候我们努力寻找的东西却无法得到确切的答案。
诗中提到了金华诗社,表达了与罗仲宪初次相识的情景,以及在玉友(指罗仲宪)面前的相互怀念之情。接着,诗中描述了一次宴会上的情景,当芥菜、孙菜、姜菜和子菜出现时,风流的人物都纷纷避让,暗示了这些菜品的名字与风流人物有关联。
最后,诗中提到了取士和取名的问题。作者认为取士和取名往往会失去本意,以许靖为例,也曾误人。诗中以郑花和半山句为例,表达了对名士取名的困扰,暗示了有时候名字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才华和品德。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琴谱、鹤经和蔬菜的比喻,展示了不同领域的规范和经验。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名士取名的无奈。通过描绘宴会上的情景,诗中展现了风流人物的形象和他们对菜名的敏感。最后,诗中以郑花和半山句为例,探讨了名士取名的问题,表达了对这一现象的思考和困惑。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比喻和对比,展示了作者对友谊和名士取名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和价值观。
十舍到商颜,虽遥不甚艰。东西逆洛水,表里看秦山。身在烟霞外,心存人子间。庭闱况非远,自可指期还。
海底珊瑚高几丈,千年试作千寻网。万牛挽出沧溟深,蛟龙怒号霹雳响。扶桑日浸红涛热,光华照曜黄金阙。季伦本是粗男儿,金椎一击纷如雪。
彩仗神旗猎晓风,鸡人一唱鼓蓬蓬。铜壶漏水何时歇,如此相催即老翁。
故老田居好是闲,无端荐起列鸳班。一朝谪去上阳堡,始悔从前躁出山。
将军埋骨处,过客式英风。北伐生前烈,南枝死后忠。山河戎马异,涕泪古今同。凄断封丘草,苍苍落照中。
修眉横映远山青,却寄芳心一曲琴。可惜相如今病渴,薄情犹赋白头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