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不肯略从容,九十日春还又空。
多少落花无著莫,半随流水半随风。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洛阳春吟》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光阴不肯略从容,
九十日春还又空。
多少落花无著莫,
半随流水半随风。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时间的飞逝和人生的短暂。诗人感慨时间过得太快,无法从容享受。春天已经过去了九十天,但感觉仍然虚空无物。诗人用落花来象征人的生命,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捉摸的特点。落花既无法停留在树上,也无法完全随着水流或风飘去,象征人生的起伏和摇摆不定。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邵雍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他通过描绘洛阳的春天,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悲凉之情。诗中的“光阴不肯略从容”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无法掌控和驾驭的感叹,让人感受到时间的不可逆转和无情。九十日的春天已经过去,却感觉什么也没有得到,给人一种时光虚空的感觉。诗的最后两句以落花为隐喻,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落花无法停留在树上,也无法完全随着水流或风飘去,象征着人生充满起伏和变化。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时间和生命的思考,呈现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情感,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