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三百皆天秩,第一无如事死难。
丧祭两端无愧悔,民风行作舜时看。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论语·慎终追远》是宋代诗人陈普的作品。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千三百皆天秩,
第一无如事死难。
丧祭两端无愧悔,
民风行作舜时看。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慎终追远的思想,强调了对祖先的尊敬和对生死的关注。诗人通过探讨人与天命、生与死的关系,呼吁人们要珍惜生命,尊重祖先,并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三千三百皆天秩,第一无如事死难"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死亡的思考。"三千三百皆天秩"意味着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天命和价值,而"第一无如事死难"则强调了死亡是人生中最艰难的事情。
接下来的两句"丧祭两端无愧悔,民风行作舜时看"则强调了尊重祖先和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性。"丧祭两端无愧悔"意味着在祭祀祖先时要诚心敬意,不应有任何懊悔之情。"民风行作舜时看"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和期望,希望人们能够以舜帝为榜样,追求道德高尚的行为。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传统价值观的思考。诗人以这种方式提醒读者要慎重对待生命,尊重祖先,注重品德修养,在行为上追求高尚的标准。这首诗既有警示的意味,又有对美好人性的讴歌,具有一定的教育和启示作用。
短研深煨倒插宜,明年便有绿垂垂。只因因造化容易,不见岁寒冰雪时。
居山乐无涯,三径富松菊。山体静吾心,山光悦吾目。春来山蕨肥,秋后山田熟。未必王侯家,有吾清净福。
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
单衾寒引画龙声。雨初晴。月微明。竹外溪边,低见一枝横。澹月疏花三四点,尚春浅,早相看、似有情。夜来袖冷暗香凝。恨半销,酒半醒。靓妆照影,未堪整、雪艳冰清。只恐不禁、愁绝易飘零。待得南楼三弄彻、君试看,比从前、更瘦生。
风月骚人业,相传能几家。清心长有虑,幽事更无涯。隐奥谁知到,陵夷即自嗟。千篇如可构,聊擬当豪华。
中原昔失御,幽冀不复华。我朝示仁抚,金币岁屡加。君恩谨宜道,使才慎推差。翰林承命行,驱驾绝漠沙。晨登寒山岭,回望万里家。劲风搜貂裘,严冰断马挝。乡心感归雁,塞泪零悲笳。慷慨属国节,迢递博望槎。幸古有此贤,庶足开颦嗟。晴阳展归旗,喜气日以嘉。入门解征衫,金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