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逢泗辙一穷鱼,气息如丝沫尚濡。
未得相携沧海去,蛙池共活谅中孚。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路中救小鱼》是宋代诗人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道逢泗辙一穷鱼,气息如丝沫尚濡。
未得相携沧海去,蛙池共活谅中孚。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在路中救助小鱼的情景。诗人陈普遇见一只在泥泞车辙中挣扎的小鱼,小鱼的气息仍然是湿润的。然而,它未能得到相互陪伴一同游向浩渺的大海,只能与蛙池里的伙伴共同在局限的环境中相互扶持。
赏析:
《路中救小鱼》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关怀和同情之情。诗中的小鱼象征着弱小和无助的生命,而诗人陈普则象征着仁爱和慈悲的精神。诗人在路中偶遇小鱼,看到它在泥泞车辙中挣扎,体验到小鱼的微弱气息,深感同情之情,决定施以援手。然而,诗中也展现了一种无奈和遗憾,诗人未能将小鱼带到广阔的大海中,只能与蛙池中的蛙儿们共同度过。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对小鱼的关注和保护,也折射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无奈感。
这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传达了深远的情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关怀和对人生命运的思索。它提醒人们要关注身边的弱小和无助,拥有同情心和慈悲之心,尽可能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或生物。同时,它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命运时所面临的无奈和遗憾,暗示人生的局限和不完美。整首诗词以小鱼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使读者产生共鸣,引发对于关爱生命、珍惜机缘和思考人生意义的思考。
临水送将归,春风折赠时。而今三丈树,元是手中枝。
先生老态似枯禅,解后东风也欲颠。才雨便晴寒便暖,四时佳处是春天。
一片归心似乱云,逢人时漏话三分。当时若也私谋泄,春梦悠悠郭璞坟。
休言嗽咽,莫说存想。吞霞服气虚妄。打坐持功,抽手挽脚劳嚷。采战神丹散失,服还元、水火不当。端的处,是无为至理,最堪倚仗。心好逍遥快乐,做逍遥快乐,常教豁畅。神好清闲供应,清闲坦荡。冲和自然成宝,得亘初、一点明朗。神光灿,现本来面目模样。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梅乍吐。趁寿席、香风度。人与此花俱独步。风流天付与。好在青云歧路。愿共作、和羹侣。归访赤松辞万户。莺花犹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