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苇森森,飞翔岂易寻。
印沙踪自浅,傍水意还深。
顶撼丝难断,翎飘雪未沈。
终宜鸳作侣,宁肯杂凡禽。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鹭鸶》是宋代释智圆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烟雨苇森森,
细雨迷蒙,苇丛茂密。
飞翔岂易寻。
鹭鸟的飞翔何其不易寻觅。
印沙踪自浅,
它在沙地上留下的足迹淡淡浅浅。
傍水意还深。
但是它对水的倾向却是深沉的。
顶撼丝难断,
它的顶部触碰到了丝线,却难以断开。
翎飘雪未沉。
它的羽毛飘扬如雪花,未沉入水中。
终宜鸳作侣,
最终它应与鸳鸯为侣,
宁肯杂凡禽。
宁愿与普通的鸟儿为伴。
《鹭鸶》通过描绘鹭鸟的形态和行为,表现出一种自由奔放、坚韧不拔的精神态度。诗中的烟雨、苇丛、细雨等描绘了湿润的环境,暗示着鹭鸟生活的自然场景。鹭鸟在这片自然环境中飞翔,但作者强调了其不易被发现的特点,暗示了鹭鸟的隐匿和独特性。
诗中的印沙和傍水意象,表达了鹭鸟对于水的喜爱和亲近,以及它对自然的敏感和感知。诗中的顶撼丝和翎飘雪进一步强调了鹭鸟的灵敏和柔韧。最后两句表达了鹭鸟不愿与普通鸟类为伍的态度,它更愿意选择与鸳鸯这种优雅的伴侣为伍,显示出它的高洁情操和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鹭鸟的形象和特质,通过对鹭鸟的观察和描绘,展现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纯洁、高尚的追求。这首诗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一种追求自由和真实的美学情怀。
王朝簪笏拥天扉,肯以经纶假布衣。老信苍生终有命,穷忧当世益思归。一身谁作千年雍,两眼空看万事非。闻说韦编日开阅,可应三复叹知几。
长忆儿时二老傍,元正岁岁有风光。搀先礼数修人事,着好衣裳侍酒觞。回首不堪追日月,感情空叹换星霜。尚期我老如亲老,却看儿童作节忙。
共爱风泉淙玉涧,故人虽雨亦能来。琴床昨暮移高阁,茶灶经旬生绿苔。性懒边韶唯有睡,忧深王粲自多才。酒酣竞起思归兴,世难飘零心欲摧。
扰扰孰分形,纷纷谁与明。蝼蛄擘地走,蚯蚓上阶鸣。随事皆天道,因人见物情。蝉吟兼蝶舞,风韵喜轻清。
高低古时冢,上有牛羊道。独立最高头,悠哉此怀抱。回头向村望,但见荒田草。村人不爱花,多种栗与枣。自来此村住,不觉风光好。花少莺亦稀,年年春暗老。
阴风振寒郊,猛虎正咆哮。徐行出烧地,连吼入黄茆。壮士走马去,镫前弯玉弰。叱之使人立,一发如铍交。悍睛忽星坠,飞血溅林梢。彪炳为我席,膻腥充我庖。里中欣害除,贺酒纷号呶。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