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子去兮访名山,禅舟容与兮住仍前。
猿啾啾兮怨月,江渺渺兮多烟。
东林西林兮入何处,上方下方兮通石路。
连湘接楚饶桂花,事久年深无杏树。
使君爱人兼爱山,时引双旌万木间。
政成人野皆不扰,遂令法侣性安闲。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人,晋高士谧之后。十岁能属文,张九龄深器之。天宝十五载,举进士第一,授无锡尉,歷左金吾兵曹。王缙为河南帅,表掌书记。大历初,累迁右补阙,奉使江表,卒于家。冉诗天机独得,远出情外。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人。晋高士谧之后,十岁能属文,张九龄深器之。天宝十五载,举进士第一,授无锡尉,歷左金吾兵曹,王缙为河南帅,表掌书记。大历初,累迁右补阙,奉使江表,卒于家,冉诗天机独得,远出情外。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皇甫冉字茂政,安定执行,避地寓居丹阳。天宝十五载卢庚榜进士。大历二年卒,年五十四(据独孤及撰《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补诗一首。(復出一首)
《庐山歌送至弘法师兼呈薛江州》的中文译文:
释子去兮访名山,
禅舟容与兮住仍前。
猿啾啾兮怨月,
江渺渺兮多烟。
东林西林兮入何处,
上方下方兮通石路。
连湘接楚饶桂花,
事久年深无杏树。
使君爱人兼爱山,
时引双旌万木间。
政成人野皆不扰,
遂令法侣性安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皇甫冉创作的,是送别至弘法师前往庐山访禅修行的诗歌。诗中描绘了弘法师去庐山访名山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对庐山的美景的赞美。
诗的开头,诗人表达了释子(即弘法师)离开的情景,乘船前往庐山,同时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思念和希望他前程顺利的祝福。诗人描绘了庐山的景色,猿啾啾怨月,江渺渺多烟,给人一种山静水远的感觉。
接着,诗人描述了庐山的景色,东林西林,上方下方通石路,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和繁华热闹的景象。然后提到了湘江和楚江相连,桂花飘香,但是却没有杏树,暗示庐山之美胜过湘楚之地。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弘法师的赞赏和祝福,称他不仅爱人,也爱山,用双旌引领在万木之间,表示他的修行成果已经得到政府的认可,人人都尊重他的存在,法侣们也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
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手法描绘了庐山的美景和弘法师的修行生活,表达了对弘法师的赞美和祝福。诗人通过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庐山的喜爱和仰慕之情,并将弘法师与庐山美景相结合,增加了诗的情感和诗意。
风吹雨脚细於丝,泠暖浑如寒食时。不待千山消尽雪,小红已到杏花枝。
红蓼黄花取次秋,篱芭处处碧牵牛。风烟入眼俱成趣,只恨田家岁薄收。
少年卖珠登主门,主家千金惜一身。绿鞴请罪见天子,尚得君王呼主人,◇鸡走马长安道,豪杰驱来奉谈笑。汉庭碌碌公与侯,畏祸忧诛先白头。
湖山梦不到襄闱,六载沈酣一出迟。渔子能言飞渡处,市翁亲见溃师时。权臣贵戚戈相藉,北桨南墙风背驰。事逐孤鸿今已矣,年年水落荻芽肥。
浴日苍茫水,扪星缥缈楼。神光来烛夜,寿木不知秋。海内五峰秀,天涯双径游。爱山吾欲住,衰疾懒乘流。
吹帷兰气断氤氲,诵偈余音不可闻。差似学书兼学佛,东坡海上悼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