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水泸边落木疏,旧家天远寄来书。
秋风冷驿宫行未,夜月虚窗客梦初。
流雁断鸿飞旷野,舞鸾离鹤别穹庐。
裘貂醉尽一樽酒,愁散方知独上车。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泸沟桥王昭仪见寄回文次韵》是宋代诗人汪元量的作品。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感受,展现了作者王昭仪远离故园的孤独和忧愁。
诗词以沟水泸边的景色为开篇,描述了落木疏疏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萧瑟之感。接着,作者表达了王昭仪收到了久远故乡的书信,但是她身在宫廷,距离故乡遥远,秋风凛冽,行程漫长,使得王昭仪感到无比寂寞。
夜晚的月光透过虚窗照入客房,让王昭仪陷入了梦境之中。这里的月光和虚窗象征着王昭仪内心的幻想和遥远的思念。同时,流雁断鸿、舞鸾离鹤的形象描绘了别离和离别的情景,暗示着王昭仪与故乡、亲人和爱人的分离。
在最后两句中,作者提到了王昭仪饮尽了一杯酒,愁绪才渐渐散去,才真正感受到了孤独的滋味。裘貂、车马则象征着奢华和荣华,但是在这首诗中,它们只是象征着王昭仪的独处和孤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沟边的景色和王昭仪的内心感受,传达了作者对远离故园、孤独和忧愁的思考和体验。诗词以朴素的语言和淡淡的情感表达了作者的情绪,给读者留下了一种深深的思索和共鸣的余韵。
兄弟尽鸳鸾,归心切问安。贪荣五彩服,遂挂两梁冠。侍膳曾调鼎,循陔更握兰。从今别君后,长忆德星看。
客居三月不论玄,水牯朝昏痛著鞭。拽脱鼻绳无觅处,山童走得脚皮穿。
章台柳,章台柳,颜色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一)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二)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三)
六年光景未题诗,画得如尘似梦时。断雨湿云休细看,看来容易鬓成丝。
萱草堂中乐泄融,豪家异味可能重。政惭陆子怀无橘,锡类那知有颍封。
听风听雨,春残花落门掩。乍倚玉阑,旋剪夭艳。携醉靥。放溯溪游缆。波光撼。映烛花黯澹。碎霞澄水,吴宫初试菱鉴。旧情顿减。孤负深杯滟。衣露天香染。通夜饮。问漏移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