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隆中》

志士固有待,显默非苟然。
孔明方微时,息驾隆中田。
出身感三顾,鱼水相后先。
开迹在庸蜀,欲正九鼎迁。
垂成中兴业,复汉临秦川。
平生许与际,独比管乐贤。
人材品目异,自得岂虚传。

作者介绍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作品评述

《隆中》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曾巩。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志士固有待,显默非苟然。
孔明方微时,息驾隆中田。
出身感三顾,鱼水相后先。
开迹在庸蜀,欲正九鼎迁。
垂成中兴业,复汉临秦川。
平生许与际,独比管乐贤。
人材品目异,自得岂虚传。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志士的期待和赞美,以及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景仰。诗中描绘了诸葛亮初露锋芒的时期和他在隆中田野间修养自己的才能。作者提到了诸葛亮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受到了鱼水之情的重视,最终成为刘备的重要谋士。诗中还表达了诸葛亮希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志向,渴望能够执政和治理国家,使中兴之业延续下去,重振汉室的雄风。最后,作者将自己与管仲和乐毅等贤人相比,认为他们的才华和品德与自己相异,而自己也从中获得了满足和自豪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志士的崇敬和对诸葛亮的赞颂。诗人通过描述诸葛亮在隆中修养和努力奋斗的场景,展现了他的才华和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决心。诗中的“志士固有待”表明作者对有志者的期待,而“显默非苟然”则赞扬了志士不将功名利禄放在首位的精神。诗人通过提及诸葛亮三次入蜀拜访刘备的故事,强调了他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忧虑。诗中的“开迹在庸蜀,欲正九鼎迁”表达了诸葛亮希望在蜀地建立自己的事业,并渴望能够治理天下。最后,作者以自己与管仲和乐毅等贤人相比,彰显了自己对自身才华和品德的自信和自得。

整首诗词以简练而富有力量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志士和诸葛亮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自己对于个人才华和自身价值的认知。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自身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英雄事迹的仰慕和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体现了作者追求卓越和为国家贡献的情怀。

  • 《寒食临川道中》

    百卉千花了不存,堕溪飞絮看无痕。家人自作清明节,老子来穿绿暗村。日落啼鸦随野祭,雨余荒蔓上颓垣。道边醉饱休相避,作吏堪羞甚乞墦。

  • 《又和单丞咏梅》

    树杪风来玉佩惊,仙香远胜市廛清。细看一段孤高趣,恰似幽人避世情。

  • 《江月五首》

    四更山吐月,皎皎为谁明。幽人赴我约,坐待玉绳横。野桥多断板,山寺有微行。今夕定何夕,梦中游化城。

  • 《即事》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 《下渚湖》

    春渚连天阔,春风夹岸香。飞花渡水急,生柳向人长。远岫分苍紫,澄波映渺茫。此身萍梗尔,泊处即吾乡。

  • 《送苏屯田知单州》

    佳郡望都城,相闻击柝声。宾朋缠执别,耆旧已前迎。彩服当年戏,骊驹此日荣。弦歌应尽在,琴调不须更。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