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龙尾砚歌》

黄琮白琥天不惜,顾恐贪夫死怀璧。
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於石。
与天作石来几时,与人作砚初不辞。
诗成鲍谢石何与,笔落锺王砚不知。
锦茵玉匣俱尘垢,捣练支床亦何有。
况瞠苏子凤咮铭,戏语相嘲作牛後。
碧天照水风吹云,明窗大几清无尘。
我生天地一闲物,苏子亦是支离人。
粗言细语都不择,春蚓秋蛇随意画。
愿从苏子老东坡,仁者不用生分别。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作品评述

《龙尾砚歌》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黄琮白琥天不惜,
顾恐贪夫死怀璧。
君看龙尾岂石材,
玉德金声寓於石。

与天作石来几时,
与人作砚初不辞。
诗成鲍谢石何与,
笔落锺王砚不知。

锦茵玉匣俱尘垢,
捣练支床亦何有。
况瞠苏子凤咮铭,
戏语相嘲作牛後。

碧天照水风吹云,
明窗大几清无尘。
我生天地一闲物,
苏子亦是支离人。

粗言细语都不择,
春蚓秋蛇随意画。
愿从苏子老东坡,
仁者不用生分别。

译文:
黄琮白琥天不珍惜,
以免贪婪之人为了石璧而死亡。
请你看,龙尾岂是普通的石料,
其中蕴含玉德和金声。

何时开始,天地创造石头,
人类开始制作砚台,从未停止。
诗词如同鲍照、谢安的石头,
笔墨落下,钟繇、王羲之的砚台不知晓。

锦茵、玉匣都沾满尘垢,
捣练、支床也无多少价值。
更何况苏子凤凰嘲讽铭文,
言语间戏谑、嘲笑作为牛后。

蓝天映照水面,风吹拂云端,
明窗下宽敞的几案清洁无尘。
我生活在天地之间,只是一件闲物,
而苏子同样是一个颠倒的人。

不论粗言还是细语,都不加选择,
春天的蚯蚓和秋天的蛇自由自在地爬行。
愿意随从苏子老东坡的人,
不需要因为仁心而分离。

诗意和赏析:
《龙尾砚歌》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表达了对砚台的赞美和对自由随性的追求。

诗中苏轼以黄琮和白琥作为对比,暗喻砚台的珍贵和人们对财富的贪婪。他认为砚台不仅是一种石材,而是蕴含着玉德和金声,具有非凡的价值。

苏轼用“与天作石来几时,与人作砚初不辞”表达了石头和砚台的历史渊源,显示了人与自然创造的亲密关系。

诗的后半部分,苏轼以锦茵、玉匣、捣练、支床等贵重物品的尘垢和无用为对比,暗示了物质财富的虚幻和无常。

他进一步批评了文人的虚浮和自命不凡,通过对苏子凤凰嘲讽铭文和戏谑言语的描绘,讽刺了他们的虚伪和自负。

诗的结尾,苏轼通过描绘碧天照水、明窗大几的清洁和宁静,表达了对自由和清净的向往。

最后两句“我生天地一闲物,苏子亦是支离人。”则表达了苏轼对自身的看法,认为自己只是天地间的一件闲物,与其他事物一样,而自己也是一个独特而颠倒的人。

整首诗词以婉转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思考,呼唤着自由、真诚和仁爱。它既是对砚台的赞美,也是对社会现实和文化虚伪的批判,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思想和审美观念,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自由奔放、纯粹真诚的追求。

  • 《感事呈石末公》

    前飞鸧鸹后驾鹅,天阔风高奈汝何。不羡焦头居上客,空怜舐痔得车多。深山虎豹来城市,落日鼪鼯出薜萝。薇蕨可羹鱼可脍,白云长自在岩阿。

  • 《句》

    莫道南州居井底,请来此处望川原。

  • 《灯市行》

    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灯影戏;春前腊后天好晴,已向街头作灯市。叠玉千丝似鬼工,剪罗万眼人力穷;两品争新最先出,不待三五迎东风。儿郎种麦荷锄倦,偷闲也向城中看;酒垆博*杂歌呼,夜夜长如正月半。灾伤不及什之三,岁寒民气如春酣;侬家亦幸荒田少,始觉城中灯市好

  • 《南乡子(上元马上口占呈应提刑懋之)》

    连夕雨盈畴。先为农家做麦秋。更放年头晴甲子,知不。应是天公及尔游。随事与民求。又与随时验乐忧。民气乐时天亦好,休休。为尔簪花插满头。

  • 《浴日亭和苏学士韵》

    危亭突兀倚青山,坐对扶桑碧海湾。紫雾欲生龙伯庙,洪涛先涌虎门关。光摇宇宙花生眼,影动阑干酒上颜。遥望蓬莱宫阙晓,一轮飞挂碧云间。

  • 《短歌行》

    古人若不死,吾亦何所悲。萧萧烟雨九原上,白杨青松葬者谁。贵贱同一尘,死生同一指。人生在世共如此,何异浮云与流水。短歌行,短歌无穷日已倾。邺宫梁苑徒有名,春草秋风伤我情。何为不学金仙侣,一悟空王无死生。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