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龙泉寺纳凉》

靡靡市廛尽,杳杳泉石闲。
灌木蔽榛莽,爽籁弥空山。
飞甍纳余辉,丹雘粲以繁。
巍然青莲宫,俯此碧玉阑。
化人淡无为,趺坐观尘寰。
支郎杳不逢,玄蝉噪其间。
昔贤憩游地,眢井潜龙蟠。
咏歌之所传,百世犹不刊。
我生悦超旷,危磴重跻攀。
归隐谅未能,溯风发长叹。

作品评述

诗词:《龙泉寺纳凉》

靡靡市廛尽,杳杳泉石闲。
灌木蔽榛莽,爽籁弥空山。
飞甍纳余辉,丹雘粲以繁。
巍然青莲宫,俯此碧玉阑。

化人淡无为,趺坐观尘寰。
支郎杳不逢,玄蝉噪其间。
昔贤憩游地,眢井潜龙蟠。
咏歌之所传,百世犹不刊。

我生悦超旷,危磴重跻攀。
归隐谅未能,溯风发长叹。

中文译文:
喧嚣的市井已尽,遥远的泉石闲逸。
灌木丛覆盖着茂密的林莽,清爽的音乐充盈着空山。
高耸的屋檐接纳余辉,红色的墙壁闪耀着繁华。
壮丽的青莲宫殿,俯瞰着碧玉栏杆。

化身淡泊无为,盘踞在此,观察尘世间的繁华。
支郎(指诗人自己)遥遥无期地未能相逢,神秘的蝉在其中吱吱作响。
昔日的贤者在这里休憩游玩,深潜的井里隐藏着龙蟠。
歌颂之作传承下来,经久不衰。

我生命的喜悦超越了广阔的旷野,勇敢地攀登危险的山崖。
归隐的理想恐怕无法实现,顺着风溯源,发出长叹。

诗意和赏析:
《龙泉寺纳凉》是宋代吕同老的作品,通过描绘龙泉寺的景色和自己的心情,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厌倦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诗中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喧嚣与宁静、繁华与淡泊的对立。市井的喧嚣已经尽头,泉石却依然宁静自在。灌木丛蔽满了茂密的林莽,但清爽的音乐却弥漫在空山中。高耸的屋檐接纳余辉,红墙闪耀着繁华,而青莲宫殿巍然屹立,俯瞰着碧玉栏杆。这些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高雅的氛围,与喧嚣的尘世形成鲜明对比。

诗人通过自身化身淡泊无为的姿态坐在那里,静静地观察尘世的繁华。他表达了对尘世繁华的厌倦,希望能够远离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然而,他与支郎(指自己)遥遥无期地未能相逢,神秘的蝉在其中吱吱作响,似乎在表达一种无法达成的愿望和遗憾对于诗人来说,龙泉寺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它象征了理想中的宁静和超脱。昔日的贤者在这里休憩游玩,井中隐藏着龙蟠,这些都寄托了诗人对于古人智慧和传统文化的敬仰和推崇。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尘世的厌倦和对于归隐的向往,他生命中的喜悦超越了广阔的旷野,勇敢地攀登危险的山崖。然而,归隐的理想恐怕无法实现,他顺着风溯源,发出长叹,对于现实的无奈和遗憾。

整首诗以对比和意境的营造为特点,通过描绘静谧的自然环境和表达内心追求的矛盾,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繁华的厌倦,对于内心宁静的渴望,以及对于追求理想的坚持和无奈。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士人对于人生价值和境界的思考,具有典型的宋代文人特色。

  • 《拟古》

    君有西州役,金炉断夕香。虚窗伴幽独,惟有朋月光。帐深清露寒,绣冷双鸳鸯。明发持似君,知妾心凄凉。

  • 《声声慢(禁酿)》

    雕鞍芳径,翠管长亭,春酲不负妍华。几丈闲愁,寄风吹落天涯。深深小帘朱户,是何人、重整香车。愁未醒,记竹西歌吹,柳下人家。眉锁何曾舒展,看行人都是,醉眼横斜。寄语高阳,从今休唤流霞。残春又能几许,但相从、评水观茶。清梦远,怕东风、犹在杏花。

  • 《满江红(和吴季永侍郎见寄)》

    乍雨还晴,正轻暖轻寒帘幕。时怅望、故人烟水,鹭翻鸥落。老去可堪离恨结,新来转觉吟情薄。况等闲、客里送年华,成挥霍。天一顾,西南角。人万里,风埃阔。笑长卿归蜀,锦衣徒著。不是等闲螳臂怒,也休刚道鸡声恶。但千年、往事误平凉,今番莫。

  • 《老松旧隐为曹许山赋》

    七十五松在,当年手植翁。龙髯云满壑,鹤泪月当空。三品非秦爵,诸郎有晋风。夜深清籁发,归佩玉丁东。

  • 《送转运判官李公恕还朝》

    我行未厌山东远,昔游历下今梁苑。官如鸡肋浪奔驰,政似牛毛常黾勉。幸公四年持使节,按行千里长相见。鹰掣秋田伏兔惊,骥驰平野疲牛倦。似怜多病与时违,未怪两州従事懒。除书夺去一何速,归袖翩然不容挽。黄河东注竭昆仑,钜野横流入州县。民事萧条委浊流,扁舟出入随奔电。

  • 《秋兴三首》

    故里依然一梦前,相携重上钓鱼船。尝陪大幙全陈迹,谬忝承明愧昔年。报国无成空白首,退耕何处有名田。黄鸡白酒云山约,此计当时已浩然。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