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屋辞丹阙,贞臣赴敌营。
解言终不反,先面竟如生。
谁并当时节,独流千祀名。
承家有贤嗣,谅不愧西平。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刘忠显挽词》是宋代诗人张嵲所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抒发对忠臣刘忠显的悼念与赞颂之情,展示了作者对忠诚、忠贞的崇敬与敬仰。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黄屋辞丹阙,
贞臣赴敌营。
解言终不反,
先面竟如生。
谁并当时节,
独流千祀名。
承家有贤嗣,
谅不愧西平。
诗词以黄屋离别丹阙(皇宫)为开头,表达了刘忠显离开宫廷奔赴敌营的决心。接着,诗中提到刘忠显的忠诚和坚定,他虽然面对解释和劝阻,但始终不动摇,他的形象就像活生生地出现在众人面前。诗句借用了"先面竟如生"来形容其形象的栩栩如生,突显了他的崇高品质。
诗词的下半部分表达了对刘忠显的称颂,他是当时唯一坚守忠诚的人,他的名字流传千古,成为后世的典范。作者在最后两句中提到刘忠显的后代,表示他的家族将延续其忠诚的精神,并表示相信他们也不会辜负这份家族的荣耀。
这首诗词通过抒发对刘忠显的景仰与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品质的崇高认可,并对忠臣的家族寄予了希望。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明快的节奏展示了作者对刘忠显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让读者在赏析中感受到忠诚与家族传承的重要性。
铅汞要加添。火候频煎。体中气足返阳全。养就婴儿并姹女,同坐同眼。髓实自身坚。运满三田。刀圭服了得神仙。只候功成并行满,独步朝元。
未言路上舟车费,尚欠城中酒药钱。
秋空不肯明,风雨满荒城。田父遮我说,重九最喜晴。此日晴色好,大田足西成。一冬暖如春,絮炭价亦轻。我虽将去官,於人独无情。去年冶城叟。采菊餐其英。今兹隔存殁,使我心怔营。出门怅谁语,卮酒当自倾。
鸟有车载板,朝暮尝一至。世传鵩似鴞,而此与鴞似。唯能预人死,以此有名字。疑即贾长沙,当时所遭值。洛阳多少年,扰扰经世意。粗闻方外语,便释形骸累。吾衰久捐书,放浪无复事。尚自不见我,安知汝为异。怜汝好毛羽,言音亦清丽。胡为太多知,不默而见忌。楚人既憎汝,弹射
万里飘然不系舟,酒垆一笑便相投。千金不换金丹诀,何事惟须一布裘。
晨装辞北阙,怀绂贰东侯。地本全齐胜,风仍变鲁优。危帆淮上去,古木海边秋。相送江潭客,曾同十载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