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六月寓章法寺》

暝色入招提,昏鸦已不啼。
诸僧空院出,老子独山栖。
堂面无人北,天形尽日西。
寂寥应不恨,吾道与时睽。

作者介绍

丘葵(一二四四~一三三三)(生年据本集《周礼补亡序》泰定甲子〔元年〕年八十一推定),字吉甫,自号钓矶,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早崇朱熹之学,亲炙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最久。宋亡,杜门不出,与谢翱、郑思肖有“闽中三君子”之称。元泰定间御史马祖常荐,徵聘不出。卒年九十。有《钓矶诗集》、《周礼补亡》等。清干隆《泉州府志》卷四一、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七有传。 丘葵诗,以清抄《丘钓矶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清道光二十六年汲古书屋刻《钓矶诗集》(简称汲本,藏南京图书馆,诗较底本有缺有多)。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六月寓章法寺》是宋代丘葵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夜幕降临章法寺,乌鸦已停止啼鸣。
僧人们离开空荡的庭院,只有老子独自栖息在山上。
堂上无人,北方渐渐暗下来,天空逐渐西斜。
安静而孤寂的景象应当不会感到懊恼,我的信仰却与时代格格不入。

诗意:
《六月寓章法寺》描绘了一个安静而孤寂的场景,夜幕降临时,乌鸦停止了啼鸣,僧人们离开了寺院,只有老子独自栖息在山上。在这个景象中,堂上无人,北方渐渐变暗,天空逐渐西斜。诗人认为这种寂寥的景象不会引起懊恼,因为他的信仰与时代格格不入,他的道路与世人的生活方式有所异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章法寺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夜幕降临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夜色的降临带来了一种寂静和孤寂的氛围,乌鸦停止了啼鸣,僧人们离开了寺院,只有老子独自栖息在山上,这种场景给人一种宁静和超脱尘世的感觉。堂上无人,北方渐渐变暗,天空逐渐西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变化来凸显他与时代的格格不入,他的道路与时代的潮流背道而驰。诗人对寂寞和孤独的接受,以及对自身信仰的坚守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态度和对个人独立性的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自身信仰的思考。寺院的寂静和夜色的降临给人以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诗人在这种环境中思考自己的道路与时代的脉搏不一致的问题。整首诗词以寂寥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信仰与世俗价值观的冲突和思考。

  • 《讲稿公妓饮问政堂有诮予不来者借韵呈司户同》

    孤游冷宦叹徒然,安得通神十万钱。南北阮家何似富,东西施子廻争妍。歌筵怜我应无分,诗债忧君苦太煎。却忆金明年少事,春风得意醉群仙。

  • 《踏云行 次重阳韵》

    恳告前言,师前重审。传来秘诀元来恁。方知我是一鳌鱼,素鳞晃日如铺锦。坦荡无拘,逍遥恣任。利名识破干求甚。专归物外下功夫,清心

  • 《晚秋西园》

    西园来最数,要是使君閒。坞有常眠石,台无未识山。池光兼日动,枫影带林殷。鸟没苍茫外,天垂摇落閒。归云高杳杳,晚菊正斑斑。幸有斋中熟,无嫌向晦还。

  • 《赠辟谷者》

    学得餐霞法,逢人与小还。身轻曾试鹤,力弱未离山。无食犬犹在,不耕牛自闲。朝朝空漱水,叩齿草堂间。

  • 《宋·刘伯龙》

    位重何如不厌贫,伯龙孤子只修身。固知生计还须有,穷鬼临时也笑人。

  • 《饯田尚书还兖州》

    忠义三朝许,威名四海闻。更乘归鲁诏,犹忆破胡勋。别路逢霜雨,行营对雪云。明朝郭门外,长揖大将军。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