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六月初七日雨小止游蒲溪临独木桥而还》

石岩两相束,竹树交柯绿。
因听林外声,遂来幽涧曲。
湿烟深不散,浅濑漂寒玉。
木杪见云生,前峰聊注目。

作者介绍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作品评述

《六月初七日雨小止游蒲溪临独木桥而还》是宋代张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雨小停住,我在六月初七这天游览蒲溪,然后回到独木桥边。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石岩和竹树的交相辉映,展现了夏季清新的绿色氛围。诗人倾听着林外的声音,被吸引到幽静的涧曲中。雨后的湿气弥漫,深沉而不散去,浅水中漂浮着像寒冰一样的玉石。高高的树木顶端云雾缭绕,引起了我对前方山峰的注目。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色,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石岩、竹树、涧曲、湿烟、寒玉、云雾等形象的运用,使诗词充满了韵味和意境。诗人在观赏自然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远方的向往。整首诗词以平和、闲适的氛围贯穿,给人一种宁静的感受。

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典型写作风格,注重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感悟,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了心灵的宁静和愉悦。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意的追求,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深入自然、品味生活的感受。

  • 《示程生二首》

    柴桑风度极清真,地位当齐古逸民。不为儿曹营饱暖,聊将诗句写经纶。喜君自得超遥趣,与世相忘寂寞滨。正欲细论嗟遽别,空惭祖谢响然臻。

  • 《梦方孚若二首》

    仙鬼微茫果是非,不如辽鹤有归期。铸成范蠡何嗟及,绣作平原未必知。歌扇舞裙风雨散,野田荒草古今悲。可怜一觉寒窗梦,犹记联鞍出塞时。

  • 《五月二十夜梦尹师鲁》

    昨夕梦师鲁,相对如平生。及觉语未终,恨恨伤我情。去年闻子丧,旅寄谁能迎。家贫儿女幼,迢递洛阳城。何当置之归,西望泪缘缨。

  • 《呈赣守陈千峰先生》

    此行滩最险,犹幸拜先生。身与天俱远,心惟月共明。家书何日到,世路几时平。岁晚嗟寥落,春风独满城。

  • 《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美人曾在禁中)》

    出帘仍有钿筝随,见罢翻令恨识迟。微收皓腕缠红袖,深遏朱弦低翠眉。忽然高张应繁节,玉指回旋若飞雪。凤箫韶管寂不喧,绣幕纱窗俨秋月。有时轻弄和郎歌,慢处声迟情更多。已愁红脸能佯醉,又恐朱门难再过,昭阳伴里最聪明,出到人间才长成。遥知禁曲难翻处,犹是君王说小名。

  • 《偈倾一百三十三首》

    直下是,直下是。钝鸟不离窠,良驹千万里。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