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霾几日障危岑,户牖绸缪要背阴。
又是撩空孤雁唳,那堪穴壁乱蛩音。
潘郎寂寞嗟轻箑,楚女凄凉起断砧。
大抵人生嫌老大,一回秋思一回深。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爲祕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歷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爲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爲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爲《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爲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爲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爲第四卷。
《六用喜雨韵三首》是宋代吴潜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云霾笼罩下的凄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秋天的深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云霾几日障危岑,
户牖绸缪要背阴。
又是撩空孤雁唳,
那堪穴壁乱蛩音。
潘郎寂寞嗟轻箑,
楚女凄凉起断砧。
大抵人生嫌老大,
一回秋思一回深。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云霾笼罩下的景象,展示了一种凄凉和压抑的氛围。云霾不散,导致人们无法见到远处的危岑山,屋内的窗户被绸缪所遮挡,阳光无法透入,使得屋内显得更加阴暗。同时,寂寞而孤独的孤雁在空中孤独地呼唤着,穴壁中蛩虫的声音也杂乱无序地传来。这些景象彰显了深秋的寂寥和萧条。
诗词的后半部分以潘郎和楚女为象征,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潘郎和楚女都是古代文人传说中的形象,他们分别代表了男性和女性情感的苦楚和凄凉。潘郎寂寞地叹息着轻薄的衣被,楚女凄凉地起身敲击断裂的砧板。这些形象象征着人们在岁月中的孤独和痛苦。诗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人们对于年龄的嫌弃和对秋天思念的深沉情感。人们总是对年龄的增长感到不满,而每当秋天来临,思念之情愈发深切。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反映了人们在岁月流转中的孤独和痛苦,以及对年龄的不满和对美好事物的思念。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月华临霁雪,皓彩射貂裘。桂酒寒无醉,银笙冻不流。怀哉梁苑客,思作剡溪游。竟夕吟琼树,川途恨阻修。
吾亦爱吾贫,樵山采堕薪。百年双短鬓,九职一閒民。秋蔓花僧老,春泓酒毋淳。两生谁可致,此外不关身。
江湖心计不浅,翰墨风流有余。相期乃千载事,要须读五车书。
宝琢珊瑚山样瘦。缓髻轻拢,一朵云生袖。昨夜佳人初命偶。论情旋旋移相就。几叠鸳衾红浪皱。暗觉金钗,磔磔声相扣。一自楚台人梦后。凄凉暮雨沾裀绣。
异乡初见子文章,短至仍逢日吉良。下马入门知意重,芳华赠我愧情长。笔端风味谁能及,江上形容莫自伤。一线阳光真白壁,九衢春梦付黄粱。
夜半微雨湿,凌晨春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