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亡不朽,太华合为碑。
至道虽无迹,玄言尚有时。
乱飞云似觅,不食鹤应悲。
独绕空坛下,山风动紫芝。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徵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着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爲《鉅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鉅鹿东观集》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留题华山陈先生旧隐》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魏野。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先生亡不朽,太华合为碑。
至道虽无迹,玄言尚有时。
乱飞云似觅,不食鹤应悲。
独绕空坛下,山风动紫芝。
诗意:
这首诗词是作者对华山陈先生旧隐的留题。诗人表达了对陈先生的敬仰和思念之情,以及对道家思想的讴歌。
赏析:
诗的第一句,"先生亡不朽,太华合为碑",表达了诗人对陈先生的敬仰之情。陈先生已经去世,但他的精神和贡献将永远流传下去,华山为他立碑纪念,以示不朽。
接下来的两句,"至道虽无迹,玄言尚有时",表达了对道家思想的推崇。诗人认为,即使真正的道不可见,但深奥的言辞仍然有时代的价值和影响力。这种思想上的抒发,显示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关注和追求。
第四句,"乱飞云似觅,不食鹤应悲",运用了象征手法。诗人以乱飞的云和不食的孤鹤来暗示人们在世间追求功名利禄之时,有时会迷失自我,而不再追求更高的境界。诗人认为这是令人悲哀的。
最后两句,"独绕空坛下,山风动紫芝",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华山空坛下徜徉的情景。山风吹动着紫芝,给人一种宁静和超脱尘世的感觉。这里通过景物的描写,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道的追求。
整首诗词通过对陈先生的敬仰、对道家思想的赞美,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和超越尘世的向往。同时,山水景物的描写也为诗词增添了一种宁静和超然的意境。整体上,这首诗词既有寓意深远的哲思,又有优美的表达和艺术性的描写,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密林啭圆吭,流韵入清杳。当时太晚计,花前来不中。致使惜春人,问声恨先老。正缘幽谷春,朋友在久要。争春快先鸣,地乃失友道。日坞集芳栏,名园唱清晓。得路共迁腾,此事不草划。即今秋色高,金衣尚鲜好。歌舞兴未阑,秋空乐晴昊。
侵空撩乱色,独爱我中峰。无事负轻策,闲行蹑幽踪。众山摇落尽,寒翠更重重。
欧杜望螺川,遗风女亦贤。勉夫于两造,教子以三迁。彤管言无间,金籯业有传。好营高燥地,置此万家阡。
戚戚去故里,我生苦飘零。回身视绿野,但见西岭青。
沙路无泥,柳风如水,嫩凉偏入吟鞍。广思楼上,雨后看西山。回首炎氛千丈,便长啸、跳出尘寰。青天外,斜阳淡淡,倦鸟正飞还。郊原秋色里,望穷霄壤,倚遍阑干。问神仙何处,独占高寒。楼下悠悠洹水,为底事、不暂休闲。吾衰矣,休将旧手,遮日上长安。
匕首空磨事不成,误留龙袂待琴声。斯须却作秦中鬼,青史徒标烈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