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摺榴花照画筵,八千椿历记遐年。
东公西母朱颜老,玉女金童彩服鲜。
梅雨涨添春色酒,麦秋黄起寿炉烟。
铜壶未下三更水,犹是清和四月天。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六叔父生朝三首》是宋代诗人项安世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百摺榴花照画筵,
八千椿历记遐年。
东公西母朱颜老,
玉女金童彩服鲜。
梅雨涨添春色酒,
麦秋黄起寿炉烟。
铜壶未下三更水,
犹是清和四月天。
译文:
红榴花绽放如百层绢纸,在绘画的宴席上映照着光辉,
八千椿树见证了岁月的流转。
东公和西母的容颜渐渐苍老,
玉女和金童穿着鲜艳的服饰。
梅雨过后,春色更加繁盛,酒杯中增添了欢乐,
麦秋时节,黄色的烟雾从寿炉升起。
铜壶里的水还未流尽到三更时分,
依然是明净和谐的四月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富丽堂皇的景象,以及人事已非的变迁。首先,诗中的榴花和椿树等景物,以其美丽和历史的长久流转,象征着岁月的变迁和生命的轮回。作者通过描写东公和西母容颜老去的情景,表达了人事已非的感慨和对光阴流逝的深思。东公和西母代表了多少年前的人物,他们的容颜苍老,彰显了时光无情的侵蚀。
接下来,诗人又描绘了一幅丰收和寿庆的景象。春天的梅雨过后,大地一片生机勃勃,酒杯中的春色更加浓郁,寿炉中的炊烟也逐渐升起。这里所描绘的是丰收的盛景和人们庆祝寿辰的场景,体现了生活的喜悦和繁荣。
最后,诗人以铜壶未下三更水的细节描写,表达了对安宁和和谐生活的追求。即使已经深夜,但水仍然清澈明净,没有被烦忧和纷扰所玷污,这象征了诗人内心对宁静和纯净的向往。
整首诗以华丽的描绘和鲜艳的色彩,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富有生气和内涵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事物的观察,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思考,以及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
自古东西路,舟车此地分。河声梁苑夜,草色楚田曛。雁已多南去,蝉犹在此闻。圣朝无谏猎,何计谒明君。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於粲洒扫,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伐木于阪,酾酒有
苍头熟睡唤不应,光射纸窗疑月明。更筹可数夜方半,杙上一鸡先误鸣。晓起飞花堆户外,幻出人间无色界。九街车马不知寒,蹴蹋银杯翻缟带。杲杲日升东海东,须臾光彩蒸霞红。不忧桂玉顿增价,人在冲融和气中。贝阙珠宫五云际,遥知天上龙颜喜。麦畦白白覆青青,农事来年定丰美。
一喝分宾主,照用一时行。要会个中意,日午打三更。
短世人间厦几颠,高风湖上榻犹悬。荒凉士竖残碑日,辽邈官修废祀年。万古南州人似玉,千秋曾子笔如椽。斯文未丧神犹在,会见冠裳拥坏阡。
东洛言归去,西园告别来。白头青眼客,池上手中杯。--裴度离瑟殷勤奏,仙舟委曲回。征轮今欲动,宾阁为谁开。--刘禹锡坐弄琉璃水,行登绿缛堆。花低妆照影,萍散酒吹醅。--白居易岸荫新抽竹,亭香欲变梅。随游多笑傲,遇胜且裴回。--张籍澄澈连天境,潺湲出地雷。林塘难共赏,